全球货币政策“风声”看紧,加息潮逼近
加注:在此轮全球经济蹒跚复苏中,同属西方主要经济体的澳大利亚和挪威像打了鸡血一样、牛气冲天地率先加息,令人瞩目!其主要原因是高原材料消耗的新兴经济体强力刺激为其提供了大宗商品的需求拉动。当然,疲软的美元和强烈的通胀预期,也负有责任!
为抑制通胀预期持续加剧对长端利率上行和房地产持续复苏的负面影响,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年中启动加息。届时美元可能掉头走强!
本轮金融危机中有了太多的意外:经济结构弹性当年一度被普遍看好的美国,最终居然被完全击溃!溃不成军的美国,居然能够孕育出美元的强势!百年一遇的危机,居然一夜复苏!
小心未来的美元突然掉头,又令你再度惊奇……
你过去可能是像我一样,是早在2007年就看准了美国次按危机余波难平的少数人,但你可不要因为过去的成功而导致现在失败哟(那时对美国悲观你对了,一直延续这种偏向悲观的观点到未来,你可能就不一定对了)……
发布者:李强
时间:2009-10-28 21:13:28 来源:解放牛网
|
|
(经济观察)未来数日将迎来主要国家密集议息会议
全球货币政策“风声”看紧,加息潮逼近。市场普遍预测,挪威央行、新西兰央行可能继澳洲之后宣布上调利率
即时播报记者李强报道
山雨欲来,在西方国家尚未完全清理好金融危机留下的烂摊子的时候,他们的政策制订者早早开始为“市场秩序”的顺畅着手筹备。10月底11月初,全球主要国家央行议息会议将密集展开,此前,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已明确启动收紧政策,并给接下来即将“表态”的诸国带来压力。不出意外的话,北京时间明日早些时候,挪威央行的议息会议将为欧洲吹响政策从紧的第一声号角,随后,通胀预期、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加息……将会纷纷跟进。
货币政策从紧“风声”骤起
现在起的半个月时间里,全球主要央行的议息会议及其关于未来政策取向的措辞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美国(11月4日)、欧元区(11月5日)、日本(10月29日,11月19日)和英国(11月5日)央行议息会议将陆续开幕,市场人士虽预计上述四大央行仍将维持现有宽松货币政策,但同时又都押注他们会向市场释放出一旦经济恢复势头确定便会及时出手预防通胀的信号。
本月27日,印度宣布上调银行准备金率,此前,以色列、澳大利亚央行已率先加息……种种迹象表明,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日子已渐行渐近。
本轮金融救市的统一行动出现“退出者”是在8月。8月24日,以色列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成为自去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首个加息的经济体。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出人意料地将利率提高25基点至3.25%。同月27日,印度央行宣布,在维持利率不变的同时,自11月7日起,将商业银行法定流动资金比率由24%调升至25%,并要求银行将更多的现金投资于政府债券,以限制其信贷增长。上述三国均在收紧货币政策迈出了第一步。
接踵“退出”的或许还有挪威、新西兰……当地时间10月28日,挪威央行将举行议息会议,分析师普遍预测其将会宣布加息,加息幅度至少25个基点。市场还推测,新西兰央行将在10月29日的议息会议声明中放弃宽松立场。
重药令部分经济体已率先复苏
货币政策从紧的“风声”在欧洲吹响。针对28日的挪央行议息会议,在接受彭博资讯调查的20位经济学家中,19位认为挪央行将上调隔夜存款利息25个基点至1.5%,剩下的1位则认为利率可能调至1.75%。如果不出市场所料的话,今日早晨,人们就将听到挪央行加息的消息,这将是欧洲首个收紧政策的经济体。
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挪威加息的内因与澳洲相近,两国同属资源输出型经济体,前者是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复苏,表现最好也是能耗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无疑带动了这些资源输出型经济体的率先复苏,这让挪威、澳大利亚都具备了“从紧”的理由。
挪威在今年第二季度就结束了此前六个月的衰退。一个月前,挪威央行行长耶德雷姆公开表示,挪威房地产价格“已大幅并且过度上涨”,而政策利率则“过低”。目前,挪威的失业率已降至2.7%,为欧洲最低,年零售销售额连续三个月增长。
新西兰的境况也大致如此,而同样走上从紧之路的印度,国内经济也出现复苏迹象,同时面临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
我国退出时机尚不成熟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已基本确立,市场对经济重陷衰退的恐慌已消退不少。但是,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加息之后,主要西方国家尚无一个跟进者,那么他们退出的时机在哪里?
受出口贸易的回升及财政刺激影响,美国二季度起各项经济指标渐有起色,经济下滑速度收窄;欧元区的衰退速度也明显放缓,市场对欧美在2010年恢复正增长抱有很大信心,但不可否认,欧美经济脱离谷底还差一口气,此时贸然退出弊端无穷。鲁政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最快将在明年二、三季度开始首次加息。他判断说,年内主要西方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从目前情况看,美国的失业率等指标改善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决定美国年内加息没有可能。其他发达国家将随后加息。
“尽管我国的通胀预期也逐渐强化,但是,考虑到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货币政策有必要与欧美保持一致,目前还不能贸然加息”鲁政委指出,尽管目前中国的退出时机尚不成熟,但是,管理层应该提高警惕,为未来的政策变化早做预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