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政委:关注未来小机构流动性风险(6-18)

(2009-06-21 14:05:07)
标签:

货币量

流动性风险

消费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Macroeconomy)

       关注未来小机构流动性风险

                                        兴业银行 鲁政委

                           时间2009-06-18 22:58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3月份后出现的小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加快、项目资本金下调之后可能令小金融机构信贷继续保持强劲、IPO随时可能重启等三个因素,与2月份开始出现的信贷增速超过存款增速数据一起,构成了对未来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担忧的主要理由。

  经济景气继续改善

  5月份M0、M1和M2分别同比增长11.2%、18.7%和25.7%。相对上月同比增速,除M1上升1.2个百分点之外,M0和M2则分别小幅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相对市场预期,M2增速大致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的25.9%,也落入我们5月25日发布的预测报告中给出的区间25.5-26.3%、中值25.9%的预测。

  “喇叭口”持续缩小,显示经济景气有所改善。由于M2增速放缓但M1增速持续上升,衡量经济景气的“喇叭口”(M2-M1)自今年1月份达到12.1%的1997年以来历史最高水平后,已连续四个月回落;5月份为7.1%,较上月的8.5%缩小了1.4个百分点。票据占比的下降,很可能是“喇叭口”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从历史情况看,7.1%的水平依然较高,显示虽然景气有所改善,但离“回暖”仍有较大差距。

  信贷继续强劲增长

  信贷增速连续9个月加快,创22年新高。根据图表2提供的资料,5月当月新增信贷6645亿元,较上月5918亿元多增727亿元,超出我们预测。信贷余额增长30.6%,较上月29.7%提高0.9个百分点,与我们的预期水平29.5%大致相符。这也是信贷增速自去年8月触底以来连续第九个月加速;由此,这一增速也达到了1998年4月可见到数据以来的历史最高增速。

  票据占比已回落至正常水平。5月份非金融公司新增人民币贷款4769亿元,其中票据融资862亿元,较上月1257亿元减少395亿元。这也是新增票据融资余额在1月份达到创纪录的6239亿元之后的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从占比看,5月份票据融资余额占非金融公司新增信贷比重为18.1%,在上月28.3%的基础上继续下降,这也是票据占比在今年2月达到史无前例47.3%的高位后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观察2008年以来的历史情况,当前票据融资占比应该说已回落至正常水平。

  多因素造成票据融资下降。第一,监管风险大幅提高。年初的超高票据融资占比,引起了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就套利票、未进入实体经济的空转票展开了严厉检查和审计,令金融机构面临的监管风险大幅提高,这一方面减少了来自直贴的票源,另一方面也弱化了继续扩大票据融资的激励。第二,金融机构自觉调整考核方式。行内的套利票流转,无疑侵蚀了本行利润,金融机构总行在觉察到问题之后,及时调整相关考核手段,将票据保证金从存款考核指标或票据融资从信贷考核指标中剔出,弱化了基层分支机构扩大票据融资的激励。第三,票据融资利率上升。与1-2月份票据融资利率仅有1.0%左右相比,3月份之后票据融资利率已稳居1.4%以上。一方面面临票据融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面临配合监管的成本上升,二者共同遏制了票据融资的上升。第四,“撑规模”激励减弱。尽管面临连续9个月的信贷高速增长,且目前已突破了年初预定的最低5万亿的下限,但所有宏观部门均表示不会进行规模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此前一些机构借助票据撑规模的激励。第五,大量存量票据到期,拉低新增规模。由于票据融资期限绝大多数在6个月以内,因而,年初的大量票据融资在5月份前后陆续自然到期,存量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新增票据融资的数据。

  尽管如此,鉴于绝大部分全国性银行已基本完成年初各自预定的信贷投放计划,继续敞开投放可能会令更多信用风险较高的边际项目被纳入,因此,预计今后他们会对信贷特别是中长贷投放更加审慎,由此可能会重新考虑增加短期贷款、债券和票据配置的可能性。当然,6月份可能仍有较多票据自然到期,加上中小金融机构压缩票据加大对地方项目放款力度,预计票据融资占比仍可望在当前水平上有所下降。考虑到票据是金融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未来面临IPO造成流动性波动和管理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宏观部门在导向上不宜在此后进一步压缩票据融资占比。

  居民户贷款占比继续上升。除票据融资占比继续下降外,本月信贷结构呈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居民在当月新增信贷中的占比继续上升。5月份居民户新增信贷1876亿元,较上月1472亿元多增404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达到28.2%,较上月24.9%提高3.3个百分点,也是今年2月份触及4.1%低位以来的连续第三个月提高,这一占比水平已超过2008年各月。

  关注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

  不得不特别提出的是,虽然宏观当局会继续保持宽松流动性,虽然当前金融机构仍然感觉流动性宽裕,但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似乎已经悄然露头。

  贷款增速连续四个月快于存款增速。虽然前文已提到,此前金融机构存款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比存款增长更快的是贷款。数据显示,早在今年2月份金融机构信贷增速就已首次超过存款增速1.2个百分点,此后差距继续扩大,5月份达到3.9个百分点,两者的反差甚至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历史最大水平。贷款增速连续四个月快于存款,意味着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宽裕程度因为激进的资产配置行为,可能已在逐步改变。

  放贷,小机构“见贤思齐”。更加令人不安的是,资料显示与2月份信贷增速快于存款增速一同出现的,竟然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在新增贷款中占比的相对下滑,取而代之的则是城商行、农信社等小金融机构的奋起直追,他们的占比自3月份开始不断提高。笔者预期,在5月份的新增信贷中,小型金融机构可能表现更为抢眼。而展望后续月份,由于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后,受制于资金不足而压抑已久的地方政府“圈地上项目”热情必将迸发,从而使其一方面能够向属地特性更强的小金融机构施加更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金融机构“见贤思齐”的追赶意愿。由此导致的最终结果可能是,除非出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否则,在后续大约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将继续强劲增长。这意味着,对流动性的消耗将更多集中于后续放贷较快的小金融机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时可能重启的IPO,便成了一柄不定哪天就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在第三方存管完成之后,证券托管账户主要集中于全国商业银行,一旦打新股热情被激发,就可能出现申购前小金融机构存款向大金融机构大搬家的情况,由此诱发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自然,面对小机构,未来将会在拆借、债券等方面面临诸多交易性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