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西兰

(2025-04-30 10:05:31)
分类: 云游



整整五年没有长途旅行。

 

偶然,带着自己奔向南半球。

 

闭目养神。睁开眼,飞行动态地图我们在冲绳上空,正由东往南折转。从杭州直飞的航班,座位几乎一半是空闲的。我们还是晚了,捡漏到一处可以完全躺平的中间五座,把它推送给高个子同伴。左右各边的两座随处挑选,侧睡,勾起双腿倒也勉强安放。迷糊着双眼再看飞行地图,接近关岛和塞班岛,久闻大名的蓝色岛屿。此时,飞行四小时,还将有八小时呢,继续在隆隆的声响中蜷缩,蜷缩中越过赤道。

 

奥克兰时间九点半,顺利到达。海关登陆、物品申报,前者因机器故障改为人工,后者的工作人员中文流利得很。一枚帅哥,满脸络腮须剃去后留着的阴影,稍稍长度自然波浪的清爽头发。我夸他中文说得真棒,他淡定地授予旁边同事:她说得更好。确认无需申报物品后,帅哥在我的护照上贴了便签,给到一个2号出口。

 

对物品申报的严格程度,一边让人心烦一边让人肃然起敬。比如,所有户外和运动用品,包括可能被土壤、种子或脏水污染了的鞋子,得申报,那么带去更换的鞋子得把鞋底刷干净。这是个自然资源赖以生存的国度,无论与否我们都该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换乘场内绿色巴士到国内航站楼,转机二个多小时到基督城,车程三小时抵达南岛的北部小镇Kaikoura

 

舟车劳顿的第一天,终于被清晰灿烂的阳光和海阔天空的爽朗拥抱,New Zea Land,契合于想像的真实的第一面。

 

第一晚的酒店就在海边。推开房间门,整面玻璃墙外,景深到遥远的海天一色。近处巨大三棵松树,树型像圣诞树,阳光西斜有明有暗,几条电线轻描淡写,从蓝天白云映衬的松树背后若隐若现。

 

黑夜星斗中散了会儿步,就在耳边的海浪声中迷糊入睡。

 

第二天,苍白的云层密密实实,下起小雨,预约了一大早的观鲸船。行程前其实并没多大兴趣,照顾到团队,还是默认了。

 

汪洋中的一条船,在大风大浪里颠簸。闭目养神随波逐流。等风浪稍稍平息去到甲板,清冽的空气好让人舒服。风很大,拉上户外防风衣的帽子,倒也能忍受。女船员把长长的探测仪伸入海水,捕捉鲸的动向。

 

抹香鲸遥远地出现了,庞然大物浮出海面,喷着水注。几分钟后,依然遥远地,留给我们一尾潇洒剪影。

 

回家复盘查资料://常规潜水与换气,在非深度潜水状态下,通常30分钟左右浮出水面换气一次,游泳速度约为每小时4海里。换气时,其鼻孔(喷孔)的特殊结构(肌瓣闭合机制)能防止进水,喷出的气柱实为肺内水蒸汽遇冷凝结的水雾。//深潜时的极端表现,作为潜水最深的哺乳动物,抹香鲸在捕食大王乌贼等深海猎物时,可下潜至2200米,闭气时间长达约2小时。深潜后需在海面休整约10分钟,期间喷出水柱数十次以充分换气。

 

一群海豚顽皮地追逐小艇,跃出海面,又舒展到水里。小艇驻停,近距离亲近这些可爱的精灵。

 

午餐,在小镇的Fish&Chips,一对渔人夫妇经营多年的小店,食材都是渔夫捕的。招牌Blue Cod,裹了面包屑油炸,舌尖上的中国实在是觉得暴殄天物。

 

大海从去时的右手边换到了左手边,海岸线曲曲折折,散落的礁石常见海狮慵懒地躺着,趴着,坐着。海鸟落下又飞翔。一处海湾,冲浪者顺势滑出帅气的弧度。

 

到达基督城Christchurch,新西兰国内飞行的中转站。泛善可陈的New brighton pierRiverside marketAvon RiverCardboard Cathedral。倒是植物园,那些巨巨大大的树,着实震撼。日后的所见中,这种震撼无处不在,到底是什么样的土壤、气候、雨水,可以让树长得如此惊心动魄。

 

去到New World亚洲超市采购食材,琳琅满目的商品亲切熟悉。薄薄小纸袋随处放在需要称重的物品旁,细微的缺口设计,体现了对人的极大关怀和尊重。门外一堆包装纸箱,通常是给顾客用来装东西的。

 

民宿小别墅第一个家里的晚餐,我们煮火锅。一把波菜、茼蒿;一盒牛肉卷、羊肉卷、老豆腐、油豆腐;3个西红柿子,6个鸡蛋;牛奶,饺子,菜包,酱油,醋,盐,盲选的16纽的红酒。共计120多纽,搞定了晚餐和次日早餐。不乘以汇率的物价真心亲民。顺便,再记录二次物价----Tekapo超市,两块牛排,一只烤鸡,一壶奶,两只大的黑面包,两大包沙拉,4罐小酸奶,6个鸡蛋,一根黄瓜,一个西兰花,130多纽。Queenstown超市,两块牛排(0.8kg26纽),一袋6只面包(3纽),鸡蛋,牛奶,酸奶,苹果,牛油果,沙拉,彩椒,西兰花,黄瓜,土豆,蘑菇,奶酪,少量坚果,12030多纽。

 

一层木结构小别墅。北西向进门换鞋兼洗衣房,带着大窗的长形厨房望到北面小院,厨房通到客厅。客厅比较方正,有一整墙的玻璃门通向西面小院。三间卧室均朝南,面向花园大草坪。第二天清早,云淡风清,绿草地赏心悦目,花木简洁地点缀在四周。几根电线杆从不远交替划过天际,令我想起老家的天空。木屋外观,熟悉的横木条走向,加了一点点灰的白色,黑色坡屋面。

 

以后随处可见的木结构坡屋面小别墅,一方小院,电线杆,树影婆娑,草木扶疏。熟悉,舒缓,平静。有些恍惚起来,好像自己就生活那片土地上。

 

Christchurch出发,沿着东海岸一路向南, TekapoOamaruDunedinQueenstown。一座座小城串起了新西兰南岛大自然的人间烟火。

 

如画的风景就此展开。莫如说,画里风景的出处就在此,随手可得。

 

辽阔的草场牛羊,壮美的旷野山峦,露出砾石蜿蜒远方的河床,大片大片泛黄的长草,在光里闪烁。滚起的巨大草卷,散落着,或已包装好塑料膜一字排开等待运走。杨树,笔直冲向云霄,总让人眼前一亮的竖线条如点睛之笔描绘在原野。各种巨树,悠然自得,肆意生长。一丛染成亮黄或者暗红的色块突然跃入眼帘,徐徐后退。丘陵,绒绒地披着草,有些是绿的,有些已经变黄,交错起伏,镶嵌着三五棵树,或一片树林。远山连绵,岩石山体的山顶覆着白雪。湖泊紧随峡弯的曲线静默,镜相出树林雪山蓝天。天蓝得纯粹,或蓝天衬着成片云朵,或云层里若隐若现的淡蓝深蓝。路,蜿蜒,起伏,双向两车道,并没有多余的设施,融入自然的素朴,回声般缭绕。

 

很想就这么一直开着车,流动于天地大美中。如果不是右舵安全顾忌,自行驾驶该有怎样的绝妙。

 

特别值得一提Queenstown属下的Glenorchy。沿着Lake Wakatipu,行进在蜿蜒起伏的峡谷公路,树,树林,湖,深蓝浅绿的湖水,风,山,山顶覆盖的雪,蓝天,白云。上坡到仿佛路的尽头,只剩天际,从高处缓冲下来,蓝天,山体,湖泊,树林,层层叠叠,梦境般惊现眼前。如此这般,循环往复,美,浓缩到极致。

 

贪婪地畅想着深秋时节,又该是怎样一种美。

 

经过城市,乡村,城际道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简洁朴素,一眼望去特别自然、舒服。小路转到主干道的转角,顺势一处长长瘦瘦三角形地块,几丛茫草随风缥缈,花境与主干道用了稍稍凸起的简单围边。街心小花园,大树投下森林之光,草地,长椅,落叶。小区,自家花园的围栏就已是不成文的公共围墙,房子各有特色,小花园也各有品味,就像自然界允许物种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商业店铺的门面,有着自己个性,就像千姿百态的穿衣风格。城际道路甚至高速公路,也不过两车道,遵守着中间线条的自律。一望无际的牧场,树篱气势磅礴地分界着彼此,或者,木条稀疏间隔的横条悠然分隔。乡村的小路口杵着立式邮箱,快递包裹将放于此。黑白奶牛,乌黑的安格斯牛,肥硕的绵羊,似乎定在那儿。突然想到五彩斑斓的纽币各种面值,惊叹于纸币就是一座微型博物馆,植物,动物,人类,和谐地共生于同一片蓝天下。

 

Dunedin,事实上是一座大学城,围绕着Otago大学保留了众多苏格兰风格的建筑,坡度的街道,哥特式的教堂。很有点爱丁堡的感觉。

 

我们在台湾人开了很多年的餐馆安抚中国胃:牛肉面、卤肉饭,份量大到两人分,18纽一份。

 

创办于156年前(1869年)的Otago大学主楼由古堡捐赠而来,护城河依然缓缓流淌。查到资料曰:由英国设计师Maxwell Bury设计的钟楼Clocktower和地质系大楼Geology Building,以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University为蓝本建造,这些建筑后来成为大学的行政大楼,也被称为钟楼大楼Clocktower Building。其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采用深色玄武岩和浅色奥玛鲁作为主要建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但尼丁最具地标性的建筑之一。

 

去到已成为观光使命的火车站,每天尚有几列运行。候车厅地面的马赛克,是120年前从英国运来,老钱风和整个室内外巴洛克的调调非常匹配。时光,在这儿是可以触碰的美。

 

驶离Dunedin,经过市政厅,惊喜旁边一处苏州园林的园子,原来市长是华裔。不知道是否早期跋山涉水讨生活的淘金者的后代?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华人淘金者在奥塔哥南部地区建立了众多营地和住区。箭市华人住区是其中之一,,,,,,约有8000名华人来到奥塔哥南部地区和西海岸金额矿区,他们不是来定居的而是为了赚钱带回家的。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些沉默寡言而坚忍不拔的人占奥塔哥南部地区金矿人口的17%,占矿工人口的40%。有许多年,他们的黄金产量在矿区的30%。”,日后去到皇后镇属下车程一小时的箭镇,有一处华人住区,简介牌上这样述说着。感怀于家国贫穷的心酸,有些低落起来。

 

皇后镇是继奥克兰之后经济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此次旅行的最终落脚点。位于半山腰的民宿住了两晚。硕大的客厅连着开放式厨房,尽享触手可及的湖光山色蓝天白云。清晨,阳光进来,五彩斑斓的沙拉,嫩黄的英式炒蛋,涂上厚厚奶酪的面包,几乎都是透明的。牛奶浓醇,余味缭绕。其实,秀色可餐到如果只是呆呆地坐在阳台,看风景,也足够管饱了。

 

大自然赠予这个国家独一无二的美景,这个国家也给他的子民带来安定。那些微笑、缓慢、松弛的人们,一如南岛的阳光,灿烂,愉悦。羡慕他们生老病死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活,轻松一些,简单一些,快乐一些。

 

小镇公厕显然刚打扫完毕,就在近旁小工具车的后备箱里,一列清洁剂和各种工具,年轻小哥一脸荣光的样子。路政工作的小姑娘,站在树荫下操控着指向灯,蓝天之下一脸坦然。刚从海水里起身的三五年轻人,围了浴巾就此更衣,清晰可辨的马甲线镶嵌在紧致的身材上。大男孩把木头扔向远处的海里,油黑发亮的狗猛冲出去,衔着奔来,逗得大家一阵欢乐。上了年纪的不少老者,照样徒步Roys Peak,一脸轻松地下得山来,和我们say hiTekapo的天文观测山顶,一对年迈夫妇把小车停顿妥当,一览众山小,把旷野、雪山、湖泊360度视角尽收眼底。

 

八晚九天的旅行,依旧行色勿勿,还没回家就开始想念~

 

 

2025-4-3----4-12,新西兰南岛旅行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钢琴15
后一篇:树/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