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山西黄土窑洞杂谈 |
分类: 游记华北东北篇 |
“……奇闻怪事常发生,
年长了谁也记不清,
二百年兴盛如刮风,
世事更改不留情。”
——张树元《说唱碛口》
李家山不是山。有人说,李家山村是一处桃源。而著名画家吴冠中却把这当做他一生中的三大发现之一。连一代艺术大师都把这里视作珍宝,这引起了飞熊的兴趣。
去李家山村的路并不好走。从吕梁市临县的碛口古镇向西南顺着沿黄公路开约3公里,旁边有小路沿山而上到李家山。
上山的路很窄,几乎没有可能与对面来车交汇。
刚到村口时,并没发现李家山的惊艳。因为这一路的山上都有窑洞。所以看到村口的几个窑洞并不觉得惊奇。
不过,再往里走时,就发现了李家山的神奇。这里沿着约七十度的山坡建了一层又一层的房屋和窑洞,形成了一个高高低低、层次错落的3D村落。
李家山原名陈家湾,后因李氏家族迁入并逐步繁盛改为今名。始于明成化年间,到清中叶已成大户。当时碛口商业繁荣,李家涉足于商业,就此兴旺发达。据说,相中这个地方,是因为算命先生看后认为此地形如凤凰,又叫凤凰山。
画家吴冠中先生于89年10月来到李家山采风。他说这里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趁着游兴,我们一起走进了一家院子。
实话说,飞熊也是第一次探访窑洞呢!
这是一家典型的山西小院。
院子的一角堆放着很多玉米。当地农乡介绍说,今年的玉米丰收了。
把玉米棒子挂起来晒干,可以磨成玉米面,做成香喷喷的窝窝头。
猜猜这是干嘛用的?它是用来装刚收割回来的粮食、枣等的大容器,叫凉晒。
走进窑洞,遇见几位老乡在聊家常。
这位李家山当地的导游解说。据说她才是最懂李家山的人。
聊得很开心的老乡。
虽然在书上早已听说过。但这真是飞熊第一次见到“炕"。

老伯与大家谈笑风声。可惜飞熊基本上听不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旁边的喵星人的脸型来看,这里的粮食很充足,营养很好。
窑洞是个冬暖夏凉的地方。外面再大的风,这里都感觉不到。窑洞外表看起来虽然风尘扑扑地,但绝对实用。
窑洞里的陈设倒是非常的像飞熊记忆中的样子。
人的生活可以很复杂,也可以非常简单。
窑洞的另一侧有一面锦旗:东南西北客,兄弟姊妹情。这是对山西老乡的热情好客和朴实无华最精辟的总结。
走到屋外,才知刚才这个地方是新农家食宿,如果想在李家村过夜,不妨在这里呆上一晚。
酒瓶的数量是不是对寒冷的天气的最恰当的诠释呢?
我们又沿村里的路,继续前行。
李家山就像一个迷你版的山城:层层叠叠的立体结构让你不知道自己在地上还是屋顶。你以为你在地面,其实在房顶。你以为在院子里,其实爬上房再走两步就到隔壁老李家了。
正是这如此神奇的结构、窑洞与山体天然的结合,才入得了吴冠中先生的法眼,因此把这里与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一起,列为他一生中的三大发现。
因为黄土高原土层结构天然易崩塌,而雨水冲刷是造成山体滑坡的重要诱因。因此,李家山村修有大小石质排水沟。
而村内的道路也不强调整齐划一,而是沿着山体兜兜转转,整体结构既宽松又严密。
从山底第一层建筑算起,山村这层层叠起的建筑共达十一层。整体看起来一气呵成,是真正绝美的立体村落。
据专家考证,李家山曾有两家大财主:西财主和东财主。东财主李登祥,在碛口开“德合店”、“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开“三和厚”。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便在这黄土山村大兴土木。于是东财主在凤身上建宅,西财主在凤翼上修院。两家财主较量,在数百米的土坡上依山就势,上下重叠,筑起精致砖窑、成就了令今人迷恋的黄土山村。
从现在的话说,就是两家在碛口发达了的家族进山来修的别墅。
建筑的砖雕木刻都做工精细、极具特色。这里的建筑风格被称做:“明柱厦檐高圪台”。
所谓“明柱厦檐高圪台”是指窑顶压楼,上、下两层都插有锁头以盖厦檐。厦檐前方以明柱支撑,下安石鼓型柱础。窑门前筑五尺宽三或五级台阶。
据专家考证李家山民居的形态在八种以上,既有简陋的穴居生活土窑洞,也有奢华的清代建筑群。桥、庙、房、厅、堂、厦、窑、照壁都有修建。
更重要的是,这里与世隔绝,没有受到商业话大潮的影响。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模样,而原住民让这里仍显生机。
夏天来临时,整个村落被郁郁葱葱的植物所环扰。而初冬时节,树木枯黄,倒是跟黄土统一了颜色。
依山而建的窑洞,也像楼宇般有上下层的结构。
当然,也有这样的独门小院。
没有在黄土高原上生活过的人们也许认为这样的建筑无法与高楼大厦相比。但是来到这里才明白,这样的建筑结构才是最因地制宜的,最符合当地条件的居住场所。
黄土高原的农民,过去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洞才能成家立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因此,窑洞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传统的窑洞一般采用圆拱形,看似普通,其实不仅体现了天圆地方的理念,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可以让冬天的阳光直通到窑洞内侧,带来温暖和舒适,是纯天然的空调。
门洞上的窗联寄寓深情,表达窑洞里的人们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而屋前的红色的灯笼在小院里特别鲜亮。
这里有画家吴冠中先生的介绍,讲述了他一生的三大发现:“名珠”张家界,“汉墓”李家山村以及“金矿”晋陕蒙省的黄土高原。
不一会喵星人来到院子中间晒太阳。
另一个院子里的喵星人和汪星人一起晒太阳 虽然阳光温暖,喵星人的眼神依然是那么高冷。
在山西,这样的大院很多。从平遥古城,到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等,值得一看。
正因为进村的路不太好走,让李家山保持了难得的安静,尤其在这金黄的初冬,犹如与世隔绝的秘境。
希望李家山一直这样神隐下去,用数百年的积淀,为后人继续讲述其所承载的华夏黄土文化。
【山西】黄土高原上的晋商文化 索引 | ||||
![]() |
![]() |
我的精华游记(国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我 |
||||
|
添加方法: 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添加或直接在微博和微信客户端中搜索名字 QQ群
35675081 QQ 932734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