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抱威教堂三角形教堂钟楼下沉钟楼天外飞熊旅游自助游摄影杂谈 |
分类: 游记东南亚 |
佬沃(Laoag,又译作拉瓦格)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抱威教堂(Paoay
Church)。所有到过佬沃的旅人都想来亲眼目睹一下。
还是从佬沃市区讲起。虽然这里为一省之都,但与中国国内相比,基本上也就是个小镇的级别,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程度上都有相当大的距离。比起中国内地的省会,落后10年以上。
马车曾是这里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当然,现在主要用于游览观光了。
当地基本上看不到带顶灯的出租车。最主要的交通主具是这些偏三轮摩托车。其实这种工具在整个东南亚都很流行,当然,在各个国家的外观会略有不同。
飞熊就租了一辆偏三轮,一下午跑了好几个景点,才百多人民币,划算了。
司机兼导游带飞熊去看了他们的省议会大厦,还算比较新。
不过另一个建筑就旧了很多。
看来也是办公的地方,像这个简陋的房子居然是当地的“公共信息办公室与媒体中心”。
都说该国政府很FB,不过从他们的办公室还真不怎么看得出来。
倒是墙上的“欢迎来到佬沃”的宣传画有点苗头,画中央那个胖头显然不像他们国家的普通群众。
在当地的市中区,有一个叫Sinking Bell Tower of Laoag的有名建筑。译作下沉中的钟楼。它是当地的地标,几乎一走进市区就可以看得见。在1612年建成时高45米,有人认为它是菲律宾当时最高的钟楼。
不过,它在不断下沉,是因为刚建成时,一个人骑着马也可以轻松地出入钟楼。而现在一个普通身高的人也需要弯腰才可以进入。据测算,它每年约下沉一英寸之多。
据分析,下沉的原因是这个塔非常之重,却又建在了一片沙土之上。这个下沉中的钟楼是St.
William的天主教堂的一部分。然而它与教堂的距离达85米。很少有教堂的钟楼离教堂的距离有如此之远。钟楼至今还发挥着作用。上图是夜晚从钟楼发出的微光。
St. William的天主教堂也是1612年建成的,在它之前是个木质的教堂。
应该说这是个多灾多难的教堂,它在1640年遭受风灾,1706年遭受地震,后来在1843年被一把火烧光,直到1880年才被重新修缮好。
教堂中有很多根据圣经故事做成的塑像。
当有重大节日时,这些塑像会被车载出教堂,参加到游行队伍当中。
随后,飞熊包的偏三轮车拉我去了这个更著名的抱威教堂(Paoay Church),它并不在城市中心,飞熊坐的偏三轮大概开了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它的外观非常独特,是飞熊见过的唯一一座三角型的教堂。不过它是西班牙风格的代表作,相信在地界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建筑。
有趣的是,这座教堂是以砖头,沙和蔗糖混合作为建筑的主体,在糖价高涨的今天,这样的建筑方式显然是无法再被复制。而教堂一处墙壁縫隙会终年渗水,相传可治愈百病,引得游客纷纷前来许愿。
与下沉中的钟楼一样,抱威教堂的钟楼也是与教堂相分离。不过距离很近。
当然,当地的教堂还有很多,在当天的参观快结束时,飞熊参观了一个更残破的钟楼。
因为教堂仍然被人们所使用,所以相对保持完好。
[菲律宾]佬沃传奇 索引 |
|
4. 马科斯纪念馆和大学:当政20年,有人抨击有人怀念 | |
5. 佬沃:金字塔型的教堂和下沉中的钟楼 |
6. 佬沃的食住行(大结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