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

标签:
文化 |
我国有残疾人8300多万,重度残疾人2400多万。但是,我们很少看到残疾人在外面活动,因为他们出行难,一个个台阶就像一座座大山挡住了他们去路。
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依靠无障碍设施,它不仅可以极大地方便残疾人的生活,也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有助于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些设施不但给残疾人的方便出行提供条件,同样对于因疾病而行动迟缓或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主任介绍了一直备受关注的4万亿投资的去向,其中有15000亿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据国外相关数据显示,无障碍设施的总造价只是基础设施建设这项大工程总造价的千分之几,并不会因为建设无障碍设施而给国家财政增加负担。因此我认为国家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程,制定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下发全国各城镇认真执行,并作为今后评比文明城市的重要依据。具体说来,我建议在地铁车站、轻轨地下站点和轻轨的高架桥站点要设残疾人电梯或轮椅坡道,火车站站台应该增设上下站台地下通道等等。
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使城市建设规划贴近百姓,把城市建设成为功能齐备,残疾人出行方便,市民安居乐业,人人身心愉快,和谐幸福的新型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