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误区五:后知后觉与不知不觉
(2009-06-04 21:11:32)
标签:
杂谈 |
俗话说:“革命不分先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些俗话说明一个问题,即使做不到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也比不知不觉好。在生活中,很多情况下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例如,我一直认为,我们普通人应该投资,这样资本的收益可以补充我们人力资源的收益。所以对要不要投资这件事,后知后觉比不知不觉好。
但是在具体投资决策中则不尽然,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与其后知后觉,不如不知不觉。举个例子来说,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个朋友某天悄悄告诉你,买某只股票吧,那个公司要被重组;或者那个公司马上要出个特大利好消息。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做的?当然有例外,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投资者就买这只股票了。
为什么?得到这样的消息让我们心里感觉很良好。第一,因为是小道消息,所以你觉得只有你,或者少数人才知道这样的信息,因此,即便公开信息和股价走势和你的消息不符,你反而窃喜。哇,别人还不知道,赶紧买。心理学上对于这种心理倾向有个专有词汇:过度自信。第二,你觉得自己很privileged(即享有某种特权)。这种心理就像开警车可以闯红灯,当明星需要走后门一样。两种感觉加在一起,不由你不买。
但是,这两种心理都是虚幻的。并不是说告诉你消息的朋友是有意骗你,而可能是(1)消息是真的,但是他可能已经告诉N多个朋友了,N多个朋友又告诉了N的平方的朋友,以此类推。到你这里时,股价早已经涨上去了。(2)
现在我们再想想,上证指数从2000点到6000点的过程中,多少人是看别人赚钱了自己才入市的?很多很多。邻居的二哥因为炒股,06年开奥拓,07年开奥迪。自己赶紧去买股票。很多人不看财务报表,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也去炒股。这就出现了中国股市的一景:大爷大妈早上买完菜就去证券营业部上班,在那坐一天,下午3:00准时下班回家做饭。
等股价下跌了,亏损了,不卖。等到知道别人都卖了再卖。
大爷大妈去菜市场买菜时头脑很清楚,要先在市场转一圈,然后调便宜的买。但是一旦上了股市,不是低买高卖,而是高买低卖。
有网友说了,我不是大爷大妈。我大学毕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那请参阅本文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