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2014-01-21 21:53:59)
标签:
五年级分析报告第一学期名言波折 |
分类: 语文学科学习资源 |
伴随春的脚步,我们参加了联校统一出题,学校组织年级交换监考、交换阅卷的方式进行的期末检测。如今,检测已经结束,掩卷沉思,令人深思之处甚多。为了能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就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Code
一、对试题的认识
纵观本次试卷的命题,可以看出试卷命题不但注重语文基础的检测,更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尤其重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考查。能突出能力、尊重个性、联系生活,试卷难易适中,在命题模式上有所突破,如:积累运用部分:根据具体的情景填写诗句;基础知识部分:帮不规范的广告回复其成语原貌;阅读能力考查难易得体,有章可循。
但试题题量较小,知识点覆盖面不广,不能全面展示教与学的情况。作为一份期末试题,应该更全面地对学生的一学期的语文水平进行客观的检测。
本年级学生实考人数162人,年级均分87.13分,学生最高分99分,最低25分。
三、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根基,只有牢固地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题:我能根据音节正确书写词语:
“肺部”有的把右边写成城市的“市”,还有的写成“腹部”。丢分的原因主要是不认真拼读音节,还有就是对“肺”字掌握不扎实。今后易错字应对困难生重点强调,反复指导书写,加强记忆。
2题: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正确应选“C”由于学生对词语的正确读音掌握不牢固,加上方言的影响,会读不会注音,造成失分,今后应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用心拼读。
3题:我能按要求写词语。
“再( )再( )”正确答案应该是“再接再厉”个别学生对“厉”和“励”不能正确使用,造成失分。
“( )然起敬”一词,虽然是课外,但由于孩子们读书少,有的是只读不注重积累,导致大量失分。
4题:请你帮他们回复成语的原貌。
出错最多的是:“有口皆杯”,正确答案应是“有口皆碑”;“晋善晋美”正确答案应是“尽善尽美”,丢分原因主要是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不多,积累较少,虽然在“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进行过类似的纠错练习,但由于不是原题,书上也没有出现这些词语,拓展不够,造成大量出错。
原因:平时的学习中,老师们往往只注重书上的,忽略课外的,即使是课外的也是老师灌输给的,没有真正引领学生大量读书、大量积累,只有做到活学活用,答起题来才能游刃有余。
8.(3)秋风习习,勾起了张籍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阅读部分
阅读短文,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重点是考学生感受文中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总体说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错,比以往失分少,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理解文中内心情感和发挥想象要弱一些,主要表现在把握情感不够,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想象不够丰富。
9题:给文中黄横线的字用对勾选择正确读音。
例:文中一共有三个多音字,均有出错现象。第一个“供职”的“供”多由于对词意不了解而错;第二个“哽咽”的“哽”,有不少学生属于以前掌握不牢、忘记而错选;第三个“当天”的“当”主要本地方言影响,普通话不准而出错。三个多音字,平时的学习中也接触过,但由于学生掌握不够灵活,只是死记硬背老师组的词,不能很好地根据意思确定读音。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必须教给方法,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能根据意思确定读音,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10题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商量”学生选成“估量”,究其原因学生词汇量少,不能准确理解,只是盲目选择;其次对老师教给的方法不能灵活运用,错误认为只要有一个字相同就是近义词,不去仔细思考这个词的意思。
1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连连碰壁:为碰到了墙壁。
寝食难安:难安稳。
原因:学生没有很好地读懂短文就急于下笔,出现了对词语解释错误;平日里阅读量小,阅读理解力较差,又不能结合短文来理解造成了大量失分。另外,有的教师在方法上引导不够,学生答题没有章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先解释本意,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还有的学生心里明白意思,但是表达不清。“寝食难安”一词的出错,“寝”是造成学生不能准确理解这个词的主要原因。
12.认真读短文,回答问题:
(1)认真读第1——6小节,说说父亲第一次选择了什么,他问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第一问学生出错较少,第二问学生这样作答:“因为父亲听到了自己儿子和老婆争吵的内容”。其原因就是学生读文后不能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只看表面,不能走进人物心里,因此错答。
(2)认真读第7小节,概括地说说父亲第二次选择了什么?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第一问没问题,学生基本答对,问题仍然出在第二问,学生这样回答:“儿子因为一只眼角膜的事情,很多家公司都不用他”。其原因还是学生读文不够仔细,不能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做答,只注意表面问题,不注意实质性的东西,在一个就是由于学生年龄问题,对父母爱的不能更深理解体会也是造成学生错答的一个原因。
(14)写出一句孝亲的名言,这一题学生主要是审题不清,或是积累不够牢固。例:有的学生写成“父亲,是你失败的伴。今后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适合的短小文章进行练习指导,适当的帮助学生根据题型总结一些答题方法,积累一些常用的实词、虚词用法。
(三)习作部分
同学们,读了上面的故事,你一定会为文中那位父亲感动吧,其实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亲,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生活中你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了吗,有没有没理解父母或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此机会,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或表达就自己的感激之情,或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说说你的小秘密……..
典型错例:
1、审题不清,学生题目定位出现偏差:父爱,母爱。或妈妈的爱,爸爸的爱。紧接着自然就叙述了妈妈或爸爸关爱自己的一件事,这无异于离题万里。如命题中没有上述近100个字的铺垫,直接命题: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学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由此看出学生不能从众多的材料中提取重点,要点信息。当然就难以准确拟定题目。这是我们今后的训练点:要给材料,开放式的命题,强迫学生自己审题,不要拘泥 于老师命题学生写这一单一的方法。
2、表达不明。不知道自己是倾诉的对象,一味的叙述父母对自己的爱,没有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平时爸妈对自己的不理解,委屈之情诉一诉;你对爸妈的误解,表一表歉意;对爸妈的感激之情,道声谢谢;自己有何想法,开诚布公和爸妈谈一谈。可以是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可以交友方面出现的不愉快,可以是生活上的波折……可惜真正做到敞开心扉,与爸妈用心倾述的习作并不多。
原因分析:
题目难易适中,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写,更因为在选材上有一定的灵活性,给学生留有选择空间,多数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求,根据要求选材,选材新颖,语句通顺、连贯,用词优美,文笔流畅,字迹工整,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没有跑题作文。习作能首尾呼应,过渡自然,能抒发真情实感。从分析情况来看,也有部分同学选材不合适,内容较为肤浅,立意不深,所举事例有的根本没什么意义,可见学生思路还不够开阔。更有少部分学生没仔细阅读习作要求,拿起笔来就写。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纵观语文试卷,反映出我们教与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基础不够扎实。课内的知识掌握不牢,似是而非。“积累与运用”中,按原文填空,由于老师们反复强化背诵,但写的较少,出现了会背不会写,多字或丢字的情况。
2、课外拓展不够,学生思维局限,知识面狭窄。
3、阅读教学的训练不到位,不系统,学生做起题来无法可循,缺漏大,属于薄弱环节。
4、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力,检查跟不上,加之学生的阅读没有成为习惯,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5、学习习惯不良。学生读题草率,审题不清,急于下笔作文跑题是真正体现。答题后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夯实基础,灵活组织教学。
今后应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力求形式多样,不拘泥于死记硬背,不僵化于机械认读,立足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手段和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识记水平。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
2、强化阅读,加大阅读量,逐步培养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习惯。教师要加强督促检查,让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多积累,多背诵,多角度地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3、加强写作训练。
坚持写日记,坚持读写结合,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兴趣去写,逐步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还要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语感,鼓励学生在作文题目拟定、立意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总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在学语文的同时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运用。
2014年1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