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试卷分析
(2013-11-20 17:01:22)
标签:
错误试卷分析上下文课堂教学范文 |
分类: 实验总结 |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质量分析报告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我校进行了隆重的期中检测。本次检测是由教研员出题,年级交换监考、交换阅卷方式进行,可谓组织严密,过程严谨,意义非凡。如今,检测已经结束,掩卷沉思,令人深思之处甚多。为了能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就本次五年级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一、对试题的认识
纵观本次试卷的命题,可以看出试卷命题不但注重语文基础的检测,更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尤其重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题型灵活,突出能力、尊重个性、贴近生活,是本次试卷的最大亮点。试题难易适中,适合多数学生,题量适中,能全面展示教与学的情况。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试题,不仅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利于老师们准确把握教学的方向。
二、考试概况
本年级学生实考人数163人,年级均分83.92分,学生最高分99分,最低25.5分。具体情况如下表:
次 |
实 考 人 数 |
总 得 点 数 |
总平 均得 点数 |
卷面 平均 点数 |
基础 平均 点数 |
阅读 平均 点数 |
习作 平均 点数 |
卷 面 率 |
优 A 率 |
达 优 率 |
达 标 率 |
最高 得点 数 |
最低 得点 数 |
1 |
29 |
2367.5 |
81.64 |
0.9 |
35.14 |
21.57 |
24.03 |
44.8 |
10.3 |
65.5 |
96.6 |
96.5 |
51 |
2 |
27 |
2263.5 |
83.83 |
1.11 |
35.89 |
22.31 |
24.52 |
55.6 |
14.8 |
77.8 |
100 |
98 |
60 |
3 |
28 |
2293.5 |
81.91 |
1.07 |
35.13 |
21.93 |
23.79 |
53.6 |
28.6 |
71.4 |
92.9 |
99 |
25.5 |
4 |
25 |
2171.5 |
86.86 |
1.36 |
36.5 |
24.4 |
24.6 |
68 |
48 |
80 |
100 |
97.5 |
71 |
5 |
30 |
2692.5 |
89.75 |
1.33 |
38.13 |
24.36 |
24.6 |
66.6 |
60 |
93 |
100 |
99 |
67 |
6 |
24 |
1909 |
79.54 |
0.75 |
34.06 |
21.94 |
22.79 |
37.5 |
12.5 |
54.2 |
100 |
93 |
61 |
年级 |
163 |
13697.5 |
83.92 |
1.09 |
35.81 |
22.75 |
24.06 |
54.4 |
29 |
73.7 |
98.3 |
99 |
25.5 |
三、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根基,只有牢固地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读句子,写字词。
题型一改往日的读拼音写生字的单调形式,将字、词放在了语言环境中当中,适合学生作答,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但从答题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
|
1班 |
2班 |
3班 |
4班 |
5班 |
6班 |
得分率 |
79.3 |
85.1 |
78.5 |
88 |
90 |
79.1 |
如“贪婪”写成“贪念” 、“贪林”等。“娱乐”写成“愉乐”等。
分析原因,一是粗心,“贪”写成“念”。二是掌握不牢,不准。三是字义理解不到位,如“娱”写成“愉”。今后的教学中,生字也不能拘泥于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并经常性的复习巩固,真正做到记得准,记得牢。
2、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秉承(
bǐn
“秉”的读音,出错较多。课文中出现的是“梅花的秉性”,是背诵段落中的内容,但由于普通话不够标准,前鼻音、后鼻音分不清,导致出错。
“削”的读音出错,由于不理解词的意思,不能很好地根据意思选择多音字的读音,胡乱选择,导致出错。
4、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填空。
(3)请你写出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错例:(如)(似)
( 异口同声)
(天高地厚)
出现第一种情况是没有审清题意,找的是例子“如饥似渴”中的近义词,第二种情况是平日读书少,积累少,见到试题摸不着头脑。
|
1班 |
2班 |
3班 |
4班 |
5班 |
6班 |
得分率 |
65.5 |
74 |
75 |
92 |
100 |
58.3 |
(4)“安然无()”中所填的字的意思是(
错例一:平安,没有什么事情。
原因分析:解释词语还是不得方法。问的是字义,而填的是词语的意思。没有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或者是就没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死记硬背。
错例二、疼痛、伤害。
原因分析:这部分学生显然读懂了题目的意思,也基本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但由于词语贫乏,解释不够准确。
(二)阅读部分
短文一
这篇小短文是课文《钓鱼的启示》中的一个小片段,材料较短,学生比较熟悉,但失分较多。主要是
1、联系或生活实际释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错例1:沮丧:把鱼放回湖里很沮丧
抉择:面临道德。
这两个词的意思学生在读文中能大致读懂。但要求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出词语的意思,就词不达意。
|
1班 |
2班 |
3班 |
4班 |
5班 |
6班 |
得分率 |
65.5 |
62.9 |
60.7 |
80 |
90 |
50 |
原因分析:由于平时读书少,语言表达力弱,对自己理解的词义很难用语言表达。如果换成选择,效果会好一些。课堂教学中,虽然也在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但多数是泛泛而谈,没有真正落在实处,今后的教学中,要教方法,要多练习,多动笔。
4、请你写一句自己积累的和道德有关的名人名言或谚语。
错例:空白或胡乱写一句本学期积累的但与道德不沾边的谚语、名言。
|
1班 |
2班 |
3班 |
4班 |
5班 |
6班 |
得分率 |
6.8 |
11.1 |
17.9 |
92 |
100 |
4.1 |
从以上得分率不难看出,全年级只有五班、四班效果好,老师在学过《钓鱼的启示》后,指导学生将道德名言写在本上,背诵并默写过。其他四个班,有的出示过,有的读过,但水过地皮湿,学生没有牢牢掌握,导致丢分。可喜的是极少数同学写出了上学期积累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言必行,行必果”或“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关于道德的名言。
原因分析:从这一现象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强调就会,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背诵。老师不抄,学生就不会积累;老师不反复强调,学生匆匆而过。其实,关于道德的名言,四年级的一个“积累运用”中就学习过,积累过,考本册书时都知道,考完全部清零。由此反应出我们日常教学或者学习的一个弊端:学到的知识只为应付考试,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学以致用,致使因长期不用而遗忘。
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巩固,需要我们学以致用。而不是应付考试。
阅读二
5、想要做对按要求画出句子或阅读短文填空这样的题目,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
错例:感恩的习惯;有一颗感恩的心……
父母的关爱。
把文章的内容理解是关键。
|
1班 |
2班 |
3班 |
4班 |
5班 |
6班 |
得分率 |
48.2 |
92.6 |
82.1 |
92 |
90 |
62.5 |
6、“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请你说说,“感恩”让 “我”感受到哪些“神奇”的变化?
错例:1、给母亲买了一件羊绒衫,跟父亲牵了一次手。
原因:学生没有很好地读懂题意就急于下笔,问的是文中的“我”感受到的神奇的变化,孩子们答非所问,写成“我”做了什么,或我做了什么?这些错误错误,分析原因,孩子们读懂了短文,但没有明确题意,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大阅读量,加强读书指导,提高阅读理解力,从而提高理解题意的能力,审题能力。
(三)习作部分
请你也以“感恩”为内容,写一篇习作,让我们分享你的感恩故事。
温馨提示:1、自己拟一个题目。2、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感情真挚。3、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这可以说是一次话题习作,以“感恩”为主要话题,行文范围很广,可以是听到的,看到的,还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等等,只要是体现了“感恩”,都可以写。题目难易适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写,更因为在选材上有一定的灵活性,给学生留有选择空间,多数学生有话可写,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能紧扣“感恩”话题进行作文,中心明确;二是语句优美流畅,语句通顺、连贯,字迹工整,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是结构比较完整
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虚拟的事例比较多,甚至有雷同现象,不排除有抄范文的;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语感,鼓励学生在作文题目拟定、立意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四、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纵观语文试卷,不难看出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基础不够扎实。课内的知识掌握不牢,似是而非,换个题型就无从下手。注重积累,但形式单一,补充填空可以,换个语境就张口结舌。还有老师们背诵强化的多,但写的较少,出现了会背不会写。
2、课外拓展不够,学生思维局限,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
3、阅读教学的训练不到位,不系统,学生做起题来无法可循,缺漏大,属于薄弱环节。
4、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力,检查跟不上,加之学生的阅读没有成为习惯,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5、学习习惯不良。学生读题草率,审题不清,急于下笔,丢题或跑题现象大有人在,答完后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
五、整改措施
1、夯实基础,灵活组织教学。
今后应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力求形式多样,不拘泥于死记硬背,不僵化于机械认读,立足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手段和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识记水平。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
2、强化阅读,加大阅读量,逐步培养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习惯。教师要加强督促检查,让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多积累,多背诵,多角度地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3、加强写作训练。
坚持写日记,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留意身边的人和事,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兴趣去写,逐步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课堂上加强读写结合,可以补白,可以想象,可以续写,也可以改写,形式多样地促进阅读与写作的同步提高。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在作文题目拟定、立意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4、作为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标准,并逐步落实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中来。教师要经常读书,读杂志,读教育书籍,提高自身素质,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
总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在学语文的同时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运用。
矿区小南坑小学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