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办负责人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4-02-07 06:03:42)
标签:
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商战杂谈 |
分类: 大国粮食 |
刚刚,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发布,一要确保粮食安全,二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滴翠智能】就是中国智慧农业的科技创新平台。
【滴翠智能基于Semtech
LoRa®探索“农业+数字孪生”】“元宇宙”和“数字孪生”是时下的热门概念。滴翠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翠智能)提出了“智慧农林+数字孪生”的创想:基于人工智能、Semtech
LoRa®以及大数据等技术,赋予植物以数字生命,助力传统农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详情请见全文:
https://mp.weixin.qq.com/s/NCbTH9KYKsoj5jhcxghbew
权威访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央农办负责人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2月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当天就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重要引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千万工程”,从整治农村环境入手,由点及面,扩容建设,经过20多年持续努力,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引路,各地都可学可鉴。
“必须看到,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发展水平、工作基础各不相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中央农办负责人说,归根结底要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坚决反对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
这位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重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的导向,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
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要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地方抓粮有动力。同时,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推动粮食产能迈上新台阶。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要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这位负责人说,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同时,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了部署。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要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进一步提升监测及时性和帮扶精准性。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改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只有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才能让农民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三个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要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约束力,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统筹农村供水、道路、能源、信息和住房安全等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推进基层减负,优化各类涉农督查检查考核。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作出了系统部署。
“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和主体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中央农办负责人说,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扭住种子这个要害,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
这位负责人表示,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9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到2.391。”中央农办负责人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目的就是巩固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
这位负责人表示,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经营项目,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把给农民的各项补助补贴补到位。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
“总而言之,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广辟增收门路,让农民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中央农办负责人说。
PS. 1、(几乎)我所有的书都渐渐地转为音频(小说改编为广播剧)(独家)上线了喜马拉雅,已上线了24部(其中,《绝情华尔街》第二部《危机》新鲜上线),多部专辑已进入了各类收听排行榜TOP50:如《归·去·来》广播剧最佳,曾经进入新专辑TOP10(目前在整个喜马拉雅的有声图书进入TOP100,和众多经典名著排在一起),另外,《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投资的方法》等进入财经类TOP30……请打开链接订阅收听:http://m.ximalaya.com/gatekeeper/h5-listen-list?albumId=75881160&uid=77781964 ;
2、一本金融科普之作《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再版),销量竟然再次超过了基辛格百岁沉淀之作,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凡尔赛一把)……请打开链接查阅:http://product.dangdang.com/29581403.html ;
3、香港书展精选畅销书《超時空拯救》繁体字版新鲜上架,全球发行: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2zr1l.html
4、《白話金融》:財富自由的基礎知識,利率、股票、槓桿、匯率、房地產……人人能看懂,天天可活用……繁体字版《白話金融》,新鲜上架,全球发行,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