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观奇辩:2023年11月15日#思进每日财经新闻解读速览#
(2023-11-15 06:41:02)
标签:
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商战杂谈 |
分类: 华尔街金融真相 |
#思进每日美股点评#
#美股:周二收高道指上涨近500点 CPI数据提高美联储结束加息的希望 #
首先要说的是,标普500指数创4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纳指上涨2.4%。美债收益率大跌,同时,美元指数继续下跌,黄金反弹0.85%。美国10月CPI数据提高了美联储结束加息行动的希望,并让投资者增加对明年降息的押注。美国政府停摆风险下降,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
思进点评:【美国10月CPI:年率3.2%小于预期,为今年7月以来新低】美国10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录得4%,为2021年9月以来新低……看来,12月或不加息了。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刚发的CPI是10月的,而从11月中旬开始,美国进入holiday
season,开始买买买了,美国人每年超过至少30%,40%,甚至50%的消费是在年底二个月这段日子里。所说有黑五、加拿大boxing
day等的价格优惠,但其实很多是商家的价格猫儿腻而已(DDDD)……因此,一般到年底CPI又反弹,届时又是一波杀多,收割韭菜……这类戏码每年上演,了无新意。再加上,美国目前的通胀是4%,依然远高于2%的通胀目标,只是比预期低些而已,而且,就像考试,从60分到80分容易,从80分到90分以上,努把力也不难,难就难在从95到100分……
而现在,市场非但觉得美联储不会再加息,甚至都开始猜测美联储何时开始降息了。再次泼一下冷水,依然维持之前一以贯之的判断,美联储随时可能再次加息,即使退一万步,不再加息,也将会把基准利率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其实是常态)很长很久。这样说吧,美联储若真过快降息的话,其信誉将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将失去其致力于实现2%通胀目标的信誉。而美联储真正的价值是它的信誉,这是绝对输不起的!
再提二点:
前天我在《思维进阶》底层逻辑-高端交流群内,聊了一下【美国教授和华尔街人的收入对比(中)】,挺有意思的,那就分三天,转发和大家分享:
昨天最后谈到,我33年前来到美国的,担保我的舅公时任宾大数学系主任,当时的基本工资是每年75000美元,这对于33年前的中国人来说好似天文数字(出国前我在国内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块人民币上下,合美元不到17刀),不过,后来渐渐地发现,相对于华尔街、硅谷,美国大学教授的收入并不高。我94年进入了华尔街,第二年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我舅公。后来,我的年收入曾达到了舅公的5、6倍、最高时甚至7、8倍。
这儿接着谈。
我舅公是全世界知名的数学家,专攻拓扑领域(超弦理论因现在无法实验,只能靠拓扑计算),与丘成桐齐名。像他这样的地位的数学家,在华尔街的基本工资至少是百万美元起步,如果挂到与销售提成相关的业务上,每年赚个几千万甚至1亿美金都不是梦想。
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人,他们不太在乎钱。他们可以在华尔街或硅谷挣到更多的钱,但他们更喜欢在学校里做研究。最近有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奥本海默》,由著名导演诺兰执导,其中反映了一些科学家的生活态度。这些科学家们并不在乎金钱,他们更关注的是能否解决科学难题和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我舅公杨忠道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会将精力全部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明天再接着分享。
从今天开始,分享吴军在得到上对《世界文明史》终章的系列解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和现实?(二):
昨天最后谈到,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世界文明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同时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现代化。接下来我就分5个点,结合我们之前学习的历史,来跟你谈谈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和现实。首先是关于史观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
这儿接着谈。
这个问题比较大,这里我主要想说一点,那就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夸大某个单一历史人物的作用。实际上,人类文明自有其发展规律,个人的作用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大。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前面的课程,特别是一些问答的内容,我们都举过不少例子。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个人的存在也在塑造着历史,比如贝多芬的出现会让音乐的发展带上某种特点。如果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不是贝多芬,肯定也会有另外一个人,只是可能我们今天理解的好音乐的标准会略有差别。
第二,关于如何看待历史和现实的关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生活整体上来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好很多。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被今天那些关于历史的电视节目影响,认为历史上人们的生活跟电视里的一样丰富和美好。
然而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所谓的盛世和治世,比如我们熟悉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也仅仅是大部分百姓都能吃得饱饭而已。如果非要说盛世,不如说是今天,今天大部分普通人的物质生活,可能都比古代的贵族和宰辅丰富得多,这就是文明进步的结果。
中国古代贵族和宰辅大臣的寿命,大多都到不了五十岁,大部分皇帝的寿命则更短。那个时候的朝廷大臣,需要“三更眠、五更起”……
明天再接着分享……#美股# #今日美股#
#美联储加息# #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
PS.
1、(几乎)我所有的书都渐渐地转为音频(小说改编为广播剧)(独家)上线了喜马拉雅,已上线了24部(其中,《绝情华尔街》第二部《危机》新鲜上线),多部专辑已进入了各类收听排行榜TOP50:如《归·去·来》广播剧最佳,曾经进入新专辑TOP10(目前在整个喜马拉雅的有声图书进入TOP100,和众多经典名著排在一起),另外,《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投资的方法》等进入财经类TOP30……请打开链接订阅收听:http://m.ximalaya.com/gatekeeper/h5-listen-list?albumId=75881160&uid=77781964
;
2、一本金融科普之作《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再版),销量竟然再次超过了基辛格百岁沉淀之作,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凡尔赛一把)……请打开链接查阅:http://product.dangdang.com/29581403.html
;
3、香港书展精选畅销书《超時空拯救》繁体字版新鲜上架,全球发行: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2zr1l.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