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红与黑:有人召唤“课代表”,有人要养“AI”
(2023-10-09 18:37:14)
标签:
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商战杂谈 |
分类: 金融科技科普科幻 |
摘要:【垂类平台力求从应用场景破局】AIGC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不得不迎头跟上的队伍,垂类平台也不能脱离这一定论……在战略层面,身处科技浪潮前,垂类平台已经不能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以守为攻”,从垂类应用场景破局,结合AI技术,守住自身平台的优势。而在技术层面,垂类平台的技术积累自然不能与大平台相提并论,但是却在数据源上有不小的优势。垂类平台的数据样本多、质量高,也能够提升AI算法的精准度……这些互联网平台对AIGC的应用趋势揭开了一个确定的未来蓝图:AIGC工具全面渗透到人类各个生活场景中,人类最终将与AI同行。不过,站在这场征途的起点,如何将AI技术收束进规则内?如何创造更多的实用价值?这都是互联网平台需要冷静思考的命题。
以下文章来源于剁椒Spicy
,作者不空
转自娱乐资本论
互联网平台的AIGC攻城战,焦点已经转向了评论区:
“@AI课代表呀 总结一下”
“@AI视频小助理 高能空降”
“@机器工具人 听歌识曲”
这些“召唤术语”成为了B站用户与AI勾连的密钥。用户只要在评论区@AI视频小助理、有趣的程序员这类AI工具账号,并下达“总结”、“高能空降”等指令,AI账号就可以根据时间轴,逐条梳理出视频核心要点。
在B站UP主@考研数学武忠祥老师25号发布的一条为24届考研人划重难点的视频下,网友对AI工具账号的召唤率先占领了热评区。AI账号也不负期盼,短短几分钟内就迅速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视频笔记,成为了网友的“省流助手”。
B站、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务实派”平台,战略侧重点在于如何将AI“玩具”转变为AI“工具”。然而,使用边界尚不清晰的AI技术在其工具化的道路上其实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平台因此“翻车”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网易Lofter推出的AI绘画功能被质疑“缝合素材”,更遭受到了插画师的大规模抵制、停更和出走,不少普通用户也纷纷与平台“割席”。
以虎扑为代表的“务虚派”在用户的精神需求层面大做文章,彻底打开了AIGC技术的潘多拉魔盒。
根据虎扑官方介绍,这款AI不仅可以还原球星的个性与风格,还能允许用户自定义理想的AI伴侣,用户可以自由设置AI机器人的长相、性格、声音。这意味着,技术突破了想象力边界后,用户可以利用女娲AI创造“AI电子女伴”,借此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不同平台的AI玩法,其实也藏着一条统一的走向,即互联网平台正在将迭代与留存的主干任务押注在AIGC工具上。不过,如何实现AIGC与平台发展的平衡,这成为不少平台面临的核心命题。
内容平台一手抓创作,一手抓交互
后端的用户交互体验成为了内容平台进行AI布局的新阵地,其中,金句频出,用户互动热情高的评论区更是内容
平台的发力重点。
中长视频为主的B站本就有“课代表划重点”的内容消费偏好,“AI视频小助理”“AI课代表呀”等AI账号从站内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出发,打造了独具B站特色的AI省流助手。不过,这些AI账号与聊天机器人不同,不能做到及时、快速地回应,很多用户的AI召唤术也会失灵。
……
事实上,内容平台最先拥抱的其实是AIGC的创作能力。在理想主义叙事中,创作门槛更低、效率翻倍的生成式AI工具无异于一枚深水炸弹,拓宽了内容平台的想象边界。
技术浪潮的激励下,一众内容平台开始在AI创作工具方面下苦功,其目的是激发站内内容生产活力,填充内容池。
抖音推出的“AI绘画”滤镜特效,以裂变传播的短视频拓宽了用户对AI绘画的认知。快手的AIGC创作工具“快影”,则是基于AI算法将用户照片一键转化为油画风、水彩风、动漫风等多种风格化效果图片......
考虑到C端用户的普适性,内容平台的AI创作工具使用门槛非常低。以在各大内容平台盛行的“AI绘画”功能为例,与专业AI绘画工具上复杂的关键词、参数调整不同,内容平台的AI绘画功能支持一键生成,用户只要上传一张照片就能实现动漫风格的转化。
简单便捷的操作设置降低了生成式AI的成本,其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却是,大量低质、无意义、同质化的内容泛滥成灾。
小红书上批量生成的“AI帅哥”“AI美女”共用一张脸,甚至摆着同一套拍照姿势,网友直呼患上了AI审美疲劳。
AI生成的“虚假新闻”、无脑回答也在内容平台大行其道。正是技术猎奇视角与低门槛的迅速普及,令AI内容垃圾充斥互联网。
……
以搜索框为起点,电商平台更大的野心则在于内容种草环节。内容的引流与转化效应已经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得到了验证,电商平台自然也不甘心割舍这一业务,希望能以内容生态完善消费链路,借此提升转化效率。
……
详情请见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0gTlUkBMI5QMcsT3-83GVw
PS.
1、(几乎)我所有的书都渐渐地转为音频(小说改编为广播剧)(独家)上线了喜马拉雅,已上线了24部(其中,《绝情华尔街》第二部《危机》新鲜上线),多部专辑已进入了各类收听排行榜TOP50:如《归·去·来》广播剧最佳,曾经进入新专辑TOP10(目前在整个喜马拉雅的有声图书进入TOP100,和众多经典名著排在一起),另外,《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投资的方法》等进入财经类TOP30……请打开链接订阅收听:http://m.ximalaya.com/gatekeeper/h5-listen-list?albumId=75881160&uid=77781964
;
2、一本金融科普之作《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再版),销量竟然再次超过了基辛格百岁沉淀之作,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凡尔赛一把)……请打开链接查阅:http://product.dangdang.com/29581403.html
;
3、香港书展精选畅销书《超時空拯救》繁体字版新鲜上架,全球发行: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2zr1l.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