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势美国面面观:说不尽的华尔街:镀金时代(一)

(2021-10-04 18:47:50)
标签: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商战

杂谈

分类: 美国生活经济学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的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4-3-5 镀金时代

南北战争之后,整个政府一片腐败,而从这个腐败时代走出来的超级巨商,如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约翰·D·洛克菲洛和J·P·摩根,他们也总是把政府看作要让市场获得有效监管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当在市场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总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阻止混乱,而不是寻求通过这个国家中最容易被收买的机构——政府来解决。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政府的腐败是多么彻底。最为富裕并且人口最多的城市纽约更是如此,而股市则为权钱交易提供了最完美的平台。在有关证券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的当时,股市中兴风作浪的投机商几无例外地豢养和控制着忠实于自己的议员和法官,后者竭尽所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来影响股票价格的涨落,各自为其主子的投机活动效力。事实上,股市投机者的博弈,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场腐败的立法官员竞相订立和篡改股市规则肆意侵害公权的无耻游戏。

伦敦证券市场,虽然此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但已经逐步清醒地认识到,在大西洋的对岸,另外一个巨人正在崛起。此时伦敦证券市场的市值大约为 100亿美元,华尔街市值只有大约30亿美元,但其增长的速度却远远高于伦敦市场。由于1866年大西洋海底电缆投入使用,华尔街经纪商在伦敦证券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伦敦人对于华尔街人的作风仍然无法接受,伦敦的《泰晤士报》(Times)写道,他们这种“不择手段对市场进行操控来保护他们的利益的做法过于野蛮,造成了很多不信任。”

硝烟过后,当人们重新审视这个被疯狂的投机者和腐败的立法者搞得混乱不堪的博弈场时,终于意识到需要订立法律来健全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制度。

这时候,华尔街的经纪商自身甚至比政府更加感悟到了变革的必要性。他们从事这个行业已久,但只能赚取有限的佣金;而投机商们,其中有的是公司管理层,却有很多浑水摸鱼的暴富机会。针对投机战中市场表现出的失控局面,当时的《商业和金融周刊》(Commercial and Chronical,影响力好比今天的《巴伦周刊》)建议实施以下的规则:

1、除非经过2/3的股东同意,董事会无权发行新股;

2、现有股东对发行的新股具有优先认购权,新股必须公开发行,并且必须给予足够长的预告期;

3、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在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保存其所有流通股票的总量记录,并随时接受任何股东或者以该公司股票为质押向该公司提供贷款的主体的检查;

4、述要求同样适用于发放股息或者为其他目的发行的所有股票;

5、违反上述任一条款都属于犯罪行为,将要受到惩罚或被处以罚款。

这些条款构成了今天美国《证券法》的基础,但在1860年它不可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因为那时的联邦政府还没有将金融市场的监管作为它职责的一部分,而纽约州的立法机构也不可能主动改革这样一个能为其成员源源不断带来巨额灰色收入的体制。

既然州政府或联邦政府不能实施这些变革,华尔街自身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改革。华尔街上两个最大的机构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公开交易所开始了合作,因为交易所意识到交易所的会员(经纪商)和客户(投资者)都需要了解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确切数目。交易所的经纪商们一方面乐意推销那些可能有问题的股票,因为这并不影响他们赚取佣金;但有时他们也要以这些股票为质押向客户提供贷款,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数量随时可以增加一倍或减少一半,那么谁知道这些股票的真正价值呢?

1868年11月30日,两个交易所颁布了同样的监管条例,要求所有在交易所拍卖的股票进行登记,并且,任何新股发行都必须提前30天通知交易所。翌年,公开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合并,组建了可以主宰整个华尔街的交易所。对于经纪商们来说,能否成为交易所的会员关系到他们职涯的存亡,因此不得不遵守监管条例。这些条例不但在数目上逐渐增多,而且在执行中也越来越严格,华尔街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华尔街作家詹姆斯·K·迈德伯瑞在当时写道:“股票交易所的经纪商们必须作出选择,要么继续在市场中寻求投机以谋求蝇头小利,同时也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要么眼光更长远点,努力抛弃原先结党营私操控市场的陋习。前者意味着把自己孤立起来,而后者则会奏响华尔街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前奏,纽约将成为帝国之都,华尔街也会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待续)

2011年10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