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势美国面面观(上):天地造就了个供人类居住的最好地方(上)

(2021-06-06 01:51:29)
标签: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商战

杂谈

分类: 美国生活经济学

(思进注:最近,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可能失之偏颇。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3-1-3 “天地造就了一个供人类居住的最好地方”

美国优越的地理环境,除了有助于军事安全和政治稳定,也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商贸强国,与它所处的海洋环境息息相关。美国海岸线长达22,680公里,比较曲折,沿岸多良港。美国与欧洲都濒临大西洋,但美国不仅南邻加勒比海,尤可利用西濒太平洋的优势,向环太平洋亚太地区扩展经营,在与欧洲人的较量中,抛出独特的“亚洲牌”国际战略。

美国拥有发展经济所需要的丰富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可以主要依靠本国资源建立强大的现代工农业。

美国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大部处于温带。由于幅员辽阔,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虽然存在一些极端的气候现象,但总体而言享有相当理想的气候条件。

以农立国的美国,主要农业地带气候温和(属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冷热不酷;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有全球最大的淡水湖群,雨量充足,少有严重干旱、洪水泛滥也不常见;可耕地多,土质肥沃,真正称得上“荒地”的只占10%,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加上现代科技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为支持,美国是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产品极为丰富的国家。主要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柑橘、肉类、牛奶、苹果、燕麦、棉花、花生和油料作物等,皆位居世界前列;粮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美国农产品除足够自给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美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但农产品出口是最大的一个外汇收入项目;2011财年(10月1日开始)预期农产品出口将超过2010财年的1087亿美元,创下1355亿美元的历史新纪录,约占出口总额的10%;并可获贸易顺差475亿美元。

美国资源储备丰富,自然资源如土地、石油、煤、森林等的使用和开采率还不到20%。即便完全闭国,其国内资源可以满足其经济运行的需要,只是利益方面会受到影响。

美国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居全球第一。许多重要矿物,如煤、铜、金、铅、锌、钼、锑、钛、铀、稀土、天然气等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也有不少矿藏,如石油和若干稀有金属欠丰甚至短缺,政府对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种类采取储备和保护措施,矿藏只探不采或少采,以保障国家安全和自主地位。

1982年,里根政府拨款125亿美元专门用于采购铬、钴、钨、铁矾土等战略资源。到1985年美国储备的战略资源达到63类93种,价值高达168亿美元;冷战结束后有所减少。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铀国,但长期以来一直从国外大量购买铀用作储备;美国的稀土储量居全球第二位,但从1999年起逐步停止开采本国的稀土资源。

在能源领域,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是人类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储量有限,不可再生。现在全球石油已知可采储量,只够维持四十多年。

世界上海陆空一切民用或军事交通工具动力片刻离不开石油,大量热力、电力经由石油燃烧转化产生,生活必须的服装、家具、设施、机具、日用品、建筑材料……处处需要石油化工制品。一旦石油告罄,如果不能适时因应,人类进步文明就要陷入生死攸关的断层危机。

美国可开采原油的储量只占世界总量的3%,但每年原油消耗量却占全球的25%。美国能源政策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有效管理联邦土地,保证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自从1969年南加州发生重大石油泄漏事件,海岸被污染后,美国对许多国内石油矿藏发布了禁采令。1982年,里根政府任内,国会通过近海石油禁采法律,冻结距海岸线4.8公里至322公里的美国大陆架石油开采。该法案每年都被重审延长。1990年,时任总统的老布什签署行政令,将禁采区域扩大为墨西哥湾中部和阿拉斯加的所有近海海域,禁令有效期至2002年。1998年,克林顿总统又将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还有科罗拉多州、犹他州及怀俄明州的油田也都在禁采之列。虽然禁采令出于环保理由,但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封存本国油田,有其有备无患的长远的战略考量。

一场开发新能源的技术革命已经如火如荼展开。然而迄今为止,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形色色新能源,从实用意义来说,还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真正在数量级上堪以有效取代常规化石燃料的未来新能源,开发步伐极其迟缓,不是尚未启动,就是还没有走出实验室,倘非出现奇迹性突破,很难在短期内产生飞跃。世人必须立足现实,清醒地看到当今化石燃料为主,水力和核能为辅的“旧能源”时代,与“新能源”时代之间,存在一个青黄不接、险象环生的“能源峡谷”过渡期,从现在算起,历时恐怕不止百年。

如何保证安渡“能源峡谷”,避免文明大倒退,挨得到新能源供应充沛的良景美辰?造物给世人留下了最后的机会。值此险峻的“能源峡谷”时期,世人至少还可仰仗两大支柱煤炭和核能。

煤炭应用远较核能广泛又成熟,可以预期,本世纪中后期,煤炭在化石燃料中所占比重可能回升,成为重要支柱,有人比拟为灰姑娘找回了她的水晶鞋,或是重新夺回昔日的能源之王地位。

美国的煤炭可采储量估计为四千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3%左右,还能维持使用二百五十年。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利用煤炭,主要用于生产最为洁净、方便、有效的二次能源电力。美国大力提倡以煤代油用于发电,成为历届政府一以贯之的政策,通过立法和宣导,取得明显的效果。在一次能源消费方面,三十年来煤的比例从17.1%上升为24.6%(2008年数据)。现在美国生產的煤幾乎全部用于發電,发电用油则持续减少,石油发电仅占全部电力生产约2%,而发电用的石油占全国总用油量的份额也只有2%左右。

从卡特政府开始,历届美国政府都拨巨款支持开发清洁、高效和综合利用煤炭的“清洁煤”(Clean Coal)计划。

美国的总体能源战略,可以从维持政治、经济、军事强势地位,确保国际能源市场供应渠道畅通,制定资源开发优先次序,建立充足的石油储备,鼓励支持发展开源节流新科技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由于美国开发“清洁煤”技术卓有成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已经掌握了一系列大规模商用化的技术手段,因此能在历史性的“能源峡谷”过渡时期从容应付,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待续)

2011年06月纽约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