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势美国面面观(上):地大物博新天地:走过孤立主义年代

(2021-05-30 18:35:11)
标签: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商战

杂谈

分类: 美国生活经济学

(思进注:最近,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可能失之偏颇。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3-1-2  走过孤立主义年代

1607-1733 年间,英国在北美东北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以后,经过武力兼并和金钱购买,在70年间(1783-1853),疆域从大西洋伸展到太平洋,成为两洋大国。

美国的国土面积962.9万平方公里(按陆地和内陆水域面积合计),是世界第四大,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

国家幅员大小,不足以左右社会发展水平;但国土规模之大,显然有利于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美国远离欧洲列强和整个旧大陆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特优势。由于东西两侧有大西洋和太平洋为天然屏障,南北相邻的墨西哥和加拿大都是友好的弱势国家,自从独立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外敌能够攻打这个国家(除了日本偷袭远离本土的珍珠港)。这是旧大陆上从未有过的大好事。

美国立国后,利用这一优势,很快解散了大陆军,只保留一个团的正规军,主要对付西北边境一带的印第安人。对于可能来自英国的海上威胁,宁愿倚仗各州民兵和志愿军。很长时间内美国的军力可说微不足道。 

新兴的美国,利用没有现实外来威胁的地理优势,不仅省下了大笔军费,而且能够专注于完善新生的民主共和政治体制,努力追赶和超越欧洲工业革命成就。

宗教背景赋予“美国精神”一种上帝选民的“替天行道”使命感,但在很长时间里,这个国家并没有意图向全世界普及自己的价值观和自由民主制度,唯求在美洲大陆好生经营自己的理想社会---“山丘之城”。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James Monroe,1758-1831。第五任总统,任期1817-1825)向国会提出咨文,称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同样欧洲列强也不得干涉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这就是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主旨的“门罗宣言(Monroe Doctrine)”,或者说就是一个孤立主义宣言。

今日美国是国际社会最活跃最进取的主导力量,然而过去大部分年代里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或中立主义。美国人在自身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只求与外界保持商贸往来,无意费人费钱费时费心费力介入旧世界的是是非非。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之初,美国试图置身事外;直到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击沉多艘美国船只,并煽动墨西哥对美宣战以夺取美国西南部,方于1917年4月向德宣战。战后,世界各国按照美国总统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1924。第28任总统,任期1913-1921)倡议,成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全球性国际联合组织---国际联盟(国联,League of Nations),但因美国国会拒绝参加,最终美国自己退出了这个组织。此时美国已在最强国家之列,理应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但当战后欧洲和世界各地陷于一片混乱之际,美国仍然抽身退回本土,继续关门过自己的好日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爆发后,英国和所有遭受纳粹轴心国侵略的国家,强烈要求美国介入,但美国民众仍对他国战事普遍不感兴趣。所以罗斯福总统只能向盟军提供物资援助,还常常遭到严格奉行中立政策的国会阻挠。直到1941年3月,西欧战局危急,美国国会才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战争物资。同年12月珍珠港事变以后,美国被动正式参战。

众所周知,美国在二次大战中付出惨重代价,为盟国最后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重要贡献,但因地理优势,本土没有遭受战火蹂躏,战后无悬念地成了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

2011年06月纽约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