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神——政治守护神的权力制衡:杰克逊时代(下)

标签:
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商战杂谈 |
分类: 美国生活经济学 |
(思进注:最近,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有点儿根据逻辑,不过,有些判断可能失之偏颇。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2-2-3 杰克逊时代
(接上)1828年,美国选民以空前的政治热情,推举了代表正在兴起的中小资产阶级的杰出民主主义者,民主党的创建者安德鲁.杰克逊为第七任总统。
杰克逊执政两届凡八年,坚定地贯彻了一系列决壅除弊、励精图治的改革计划。首先是对政府官员的整顿以清算官僚主义,把一切从事非法勾当的人,以及那些出于政治考虑或违背人民意愿而任命的人和所有无能之辈加以撤除。期间清出了一大批贪官污吏。杰克逊称那些盗窃国家资财的坏官为“老鼠”、“硕鼠”,同时坚持留用贤官,并不拘一格地起用新人。据统计全部官员中被撤换了约百分之十五。杰克逊知道,一场改革光靠撤换是不够的,必须从原则性出发建立一种经常性的制度,实行官位轮换,才能使民主自由永存。
总统在一八二九年十二月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有力地表达了他与人民灵犀相通的改革思想,发出了响遏行云的改革动员令。咨文分析了旧习铁饭碗式官僚体制的流弊,批驳了所谓普通人没有执政能力的陈腐谬说,阐述了官职的本质及其与人民的关系,论证了改革的可能性和正义性。他指出,“国家官职的设立,只是为了有益于人民,任何人没有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做官的天生权利。官职不是为了支持特权人物,牺牲大众利益而创立的。所以官位私下授受或连续无限期任职都是错误的……人民认为贪官取代了清官,应有诉说不公之权。被撤下来的人须和千百万从未握过权柄的人们一样寻求谋生之道。有目的的制衡,会摧毁现在十分普遍的当官发财思想。尽管可能产生个人的苦恼,但是通过基于共和国原则信条的轮换制度,将使我们的体制焕发出新的机。”
杰克逊的主张,不啻对特权政治宣战,表达了争民主、争自由的广大民众的心声。这是一份“为官权利面前人人平等”的宣言,由此推动的一场联邦政治改革,打破了国家机器中贵族政客垄断官位的狭隘关门主义,从此政府“选贤举能”的大门向普通人民敞开了,使国家政治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民主新气象。一位法国观察家曾就此赞道,“遍及全美的那种政治活力,必须亲眼得见才能了解。一踏上美国土地,你就立即被一种喧嚣弄得目瞪口呆。…美国人所懂得的几乎唯一的快乐,就是参与政治,讨论政府的各种措施。”
安德鲁.杰克逊1929年入主白宫后,开启了一个“杰克逊时代”,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美国历史上,杰克逊的主要政绩可与汤玛斯.杰斐逊比美,事实上他也是个杰弗逊主义者。
但是,这种基于前工业化时代设计的传统体制,决策效率是不高的,对于处理特别棘手的前瞻性重大战略方针大计,尤其难之又难。时至21世纪后工业化信息时代,传统代议制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分权制衡功能有时竟变成了旷日持久、反复无常、决策难产以至决策错失的同义词,其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批评与关注。
再者,当另类新型超级“老鼠” 、“硕鼠”,影响、腐蚀政府决策机构,严重削弱了权力制衡的守护神功能,导致国家陷于危险的迷途之际,美国选民又将怎样发挥最后的也是最强大的制衡权,挽狂澜于既倒?
美国需要现代杰克逊吗?
将作后续讨论。(完)
2010年08月纽约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