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阳谋:传媒垄断与股神崇拜——批量生产“机器式头脑”

标签:
财经陈思进股市绝情华尔街杂谈 |
分类: 投资的方法 |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业时代。今天,我们在一年内有意无意见到的广告数量,比50年前的人们终其一生见过的还多。每年有超过50000个商业电视节目,每天可以见到1000 ~ 2000张广告图像,全球企业的所有广告数量加在一起超过了6200亿……无论是经意还是不经意,在潜移默化间,我们的大脑已有相当一部分容量被这些垃圾信息所占据。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头脑也受到了影响,只会按照被某些人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思考。我们被告知应该喜欢什么、做什么、期待什么。
当多数人每天都去阅读同一份报纸,并养成习惯的时候,这份报纸一定会充满用于“洗脑”的广告。就和牙膏厂商想要卖出更多牙膏,就必须夸夸其谈地说一堆关于牙膏的好话那样,财经板块上也会充满各种关于股票的溢美之词。奇怪的是,投资者对商业广告经常抱有警惕之心,但对股票广告却深信不疑,甚至将其作为操作依据;观看商业广告是“浪费时间”,但阅读财经广告却被认为是“努力学习”;人们相信报纸之所以登载牙膏广告,一定是因为牙膏厂商付了钱,想把更多牙膏卖给你,可是当他们读到财经板块的“今日股市”时,却不明白那些股票之所以被推荐,也同样是因为有人想把股票抛售给你,他们也同样支付了广告费。在商业社会,没有人会白白送东西给你,信息也是一样。
商业社会中的大众头脑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投资领域尤为如此。既然媒体可以影响公众行为,那么只要控制了媒体,就相当于掌控了掠夺公众财富的钥匙,甚至让这些愚钝的头脑不知不觉被骗还帮忙数钱。
控制的关键在于媒体垄断。
最近10年,电视新闻节目正以现代传媒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整合,大企业与大政府相互勾结,逐渐对他们不喜欢的内容进行“消音”。在美国,20来家产业巨头在为公众洗脑方面不遗余力。据统计,1983年,美国的主流媒体被大约50家大企业掌控。本·巴格迪肯(Ben Bagdikian)当时写了一本重要著作《媒体垄断》(The Media Monopoly),首次对此发出预警。1992年,该书已发行第四版,巴格迪肯指出:“20来家巨头控制了全美90%的传媒”——控制了全美几乎所有的报纸、杂志、电视台与广播电台、书籍、唱片、电影、视频、通讯社与摄影部。他预测今后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下降,最终将不到6家,当时这种观点被不少人嗤之以鼻。
可是,当《媒体垄断》在2000年出到第6版时,这个数字果然降到了6。自那之后,公司合并的风潮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延伸到了互联网领域。现在美国每4个因特网用户就有一个会登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二者于2000年合并)这家全美最大的传媒集团。2004年,巴格迪肯在新版《媒体垄断》中再次指出,传媒业巨头仅剩5家—— 时代华纳、迪斯尼、默多克新闻集团、德国贝塔斯曼集团(Bertelsmann of Germany)、Viacom(其前身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由此可见,只要控制这些传媒,就足以控制90%的公众头脑。他们告诉你该买哪只股票,目的是让你最后割肉出局;他们让你贷款买房,目的是让你债务缠身;他们告诉你所有经济数据都运行良好,背后却在乞求上帝不要让你得知真相。
媒体垄断几乎发生在任何国家。经过长期、反复的“信息轰炸”,多数人会逐渐形成思维定式,即所谓的“大众共识”(mass consensus)。若一个投资门外汉向人打听怎样开始学习赚钱,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多半会是:“阅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收看CNN、CNBC、FOX财经电台”。
没错,这样做会带来财富,但不是给你带来财富,而是让那些比你富有得多的人——财经媒体、上市公司和他们的大股东——更加富有。输钱的投资者,最重要的共性之一就是“都在阅读同样的报刊,或观看同样的电视节目”。这甚至成为“赔钱第一法则”。他们往往将亏损归咎于自己运气不佳或不够努力,认为赔钱是因为“消息不够全面”,而“消息不全面”的原因是阅读量还不够,所以必须加强学习、多方涉猎方能扭转颓势。可到最后多数投资者总是事与愿违,而且越是努力学习,亏损就越大,最后自认“人品”不足,认赔出局。这并不奇怪,因为“努力”只会让主流媒体的洗脑过程更加彻底。这就好比一个消费者买到质量低劣的产品,不去总结经验教训,而是昼夜不息、更为广泛地阅读广告那般荒谬。不难想象,以那些夸大其词的广告作为依据,今后只会买到更多劣质产品。
单一的接收渠道、轻信的习惯,以及如机器般思考的大脑,既是媒体垄断的产物,又可反过来强化媒体垄断。比尔·威廉姆(Bill William)在《证券混沌交易法》一书中将投资者划分为5个层次,其中处于最底层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仍在订阅金融杂志或收看财经频道”。若不能摆脱这个习惯,那么永远也进不了第2层。
收看财经节目与收看广告,并没有实质区别。对待这些洗脑工具的最好方式,就是拿起遥控器,果断关机。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