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阳谋:庞氏骗局——还有哪些庞氏骗局——谁才是最大的庞氏骗局

标签:
财经陈思进股市绝情华尔街杂谈 |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
在中国,庞氏骗局也并非什么新鲜事。从上世纪80年代的“老鼠会”、到最近内蒙古的“万里大造林”、沈阳的“蚁力神”,都是这类骗局的实际运用。“庞氏骗局”一般都具备以下特点:
u
u
u
u
u
u
u
还有多少庞氏骗局尚未被拆穿呢?那些不愿对外公开具体投资策略、收益率远高于市场的对冲基金,是不是也在暗中神秘地经营着什么呢?
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仍有不少与麦道夫的玩意儿“长得很像”、却又享有盛誉的基金,例如华尔街有位叫詹姆斯·西蒙斯的对冲基金经理,被誉为“全世界最杰出的数学家、美国著名投资家和慈善家”。他所拥有的文艺复兴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近年来被媒体广为宣传报道。以下是一些和西蒙斯有关的数字:
“1988年以来,西蒙斯掌管的的大奖章(Medallion)对冲基金年均回报率高达34%,这个数字较索罗斯等投资大师同期的年均回报率要高出10个百分点,较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均回报率则高出20多个百分点;从2002年底至2005年底,规模为50亿美元的大奖章基金已经为投资者支付了60多亿美元的回报。即使在2007年次债危机爆发当年,该基金回报都高达85%。”
西蒙斯也因此被誉为“最赚钱的基金经理”,“最聪明的亿万富翁”。不过他究竟是如何赚钱的,所有人都不得而知。西蒙斯是杰出的数学家,曾经和华裔科学家陈省身共同创立了著名的Chern-Simons定律,也曾经获得过全美数学界的最高荣誉。据说他的赚钱秘诀,就是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捕捉金融市场稍纵即逝的短线交易机会。这话听起来非常耳熟,不是吗?庞兹也曾经告诉民众:“IRC邮票套利是包赚不赔的生意。”全美顶尖的数学家不计其数,为何单有西蒙斯能运用数学手段创造连巴菲特都自叹不如的利润,而且旱涝保收?数学,难道真的能预测出人的行为吗?
对冲基金行业一直拥有 “黑箱作业”式的投资模式,可以不必向投资者披露交易细节。而在一流的对冲基金投资人之中,西蒙斯先生的那只箱子据说是“最黑的”。
就连最优秀的数量型对冲基金经理也无法弄清西蒙斯的模型究竟动用了哪些指标,“我们信任他,相信他能够在股市的惊涛骇浪中游刃有余,因此也就不再去想电脑都会干些什么之类的问题”,一位大奖章基金的长期投资者说。当这位投资者开始描述西蒙斯的投资方法时,他坦承,自己完全是猜测的。
不过,每当有人暗示西蒙斯的基金缺乏透明度时,他总是会无可奈何地耸耸肩,“其实所有人都有一个黑箱,我们把他称为大脑。” 西蒙斯指出,公司的投资方法并不神秘,很多时候都是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来解决的。当然,他不得不补充说,“对我们来说,这其实不太神秘。”
谁知道呢?或许某一天,世界再次爆出一场更大规模的庞氏骗局,而众人昔日仰慕的天才,一夜之间便为千夫所指。
庞兹永远后继有人。
***********************
股市小贴士:谁才是最大的庞氏骗局
媒体把麦道夫的骗局形容为“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这顶帽子扣在麦道夫头上可真是大了点。麦道夫在狱中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比起美国财政部发行国债,我的把戏根本不值一提”。
没错,政府主导的庞氏骗局,每一个都比麦道夫来得大。
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罗恩·保罗在一次演讲中笑称:“我们可能不该把麦道夫投进监狱,而应任命他为财政部部长,因为他操作庞氏骗局的经验最为丰富!”
理论上说,“所有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都带有“庞氏”特征。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显然符合这个特征。每当旧债即将到期,财政部就必须借入更多的新债来归还旧债的本金和利息。除印钞票之外,政府自己没有偿还手段。
另外,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是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养老金本身收益率极低。社保的本质是税收。年轻一代现在缴纳“养老金”供养上一代老人;而等他们退休后,运气好的话还可让下一代子孙供养他们,但如果人口老龄化了,或下一代子孙不干了,那这个计划可就彻底破产了。政府唯一比庞兹、麦道夫之流的高明之处在于:庞兹与麦道夫的游戏,你可以不玩;但政府的社保计划,可以强迫你参与,即便你识破也不行。
***********************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