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陈思进股市绝情华尔街杂谈 |
分类: 金融科技科普科幻 |
(思进注:近日,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讲话。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并从六个方面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诞生近20年,一部艰辛的研发史,迄今,小i机器人已成了AI(人工智能)的大脑和中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最关键的是,自有知识产权!正值如火如荼的中美科技战之际,作为一家中国民营公司,居然挑战了全球市值第一的美国公司,不是商标,也不是实用新型专利,而是全世界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明专利!非常震撼!
小i如果生在美国,估计苹果早就乖乖地交专利使用费了。可苹果不这么干,他选择找律师,找中国专利注册的漏洞,反正就是不打算交专利费。这样一拖就是八年。不过最终,最高人民法院还是作出了最终判决,涉诉专利有效。第一笔向苹果索赔100亿人民币。
再转发下文,和大家分享……)
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意识
来源 | 谭浩俊微财经
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创新环境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创造力、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知识产权越多,标志着国家的创新能力越强。特别是具有国际水平的知识产权越多,说明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高、能力越强。因此,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知识产权当作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内容,当作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加大投入、鼓励参与、积极引导。
而对知识产权实施保护,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企业创新、人民幸福、国家安全,关系到对外开放能否进一步加快。尤其是企业创新,更需要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否则,企业的创新动力会受到很大影响,企业的创新热情也将被严重扼杀。只有把知识产权保护好,让知识产权不受到侵犯,企业创新的动力才会越来越强、热情越来越高,企业才会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过去的被动保护转向主动保护、从消极保护转向积极保护、从打击式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质量与效率。这也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工作,从制度上形成知识产权的“保护网”、“篱笆墙”,对一切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挡在知识产权门外,让知识产权真正得到全方位保护。也只有这样,推动高质量发展才会具有更加强大的基础。
而从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来看,总体上讲,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保护的效果也不断体现,企业和居民的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创新热情都在增强,知识产权的数量在全球也是最多。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0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131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排名已经上升到第14位,高于日本两位,足以说明我国的创新能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没有完全做到位、没有能够形成对知识产权实施全方位保护的格局,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仍在侵犯知识产权、损害创新者利益,仍在以各种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成果、占有他人的成果、窃取他人的成果,或者有条件创新也不想创新,只想坐享其成。因此,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构成了极大威胁,对成果发明者、创造者形成了极大伤害。
而面对破坏知识产权的行为,一些地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被侵犯者不告,就不闻不问。即便被侵犯者举报,也会在处理时采用地方保护的方式,使被侵犯者的利益和权益难以得到有效补偿与维护,形成极差的社会效应。
也正因为如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成了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一项工作。因为,高质量发展对创新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创新又要求对知识产权形成有效保护,两者必须同步推进、同步提升,如果知识产权保护能够走在创新的前列,对创新工作的作用和效果是相当好的,对企业创新也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实力的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相关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也在不断升温,特别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更成为了一些国家打压的重点。这也意味着,创新对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对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也在持续发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数量还明显不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和品牌还比较少。因此,迫切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需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让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热情得到激发。
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只有不断地找问题,不断地堵漏洞,才能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越做越好。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必须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一条刚性原则,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从而对推动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思进注: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更并不代表本号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