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市“阴谋”:圈钱神话是怎样炼成的——英国南海泡沫事件(下)

(2020-11-20 18:55:51)
标签:

财经

陈思进

股市

绝情华尔街

杂谈

分类: 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接上)公司的计划在取得御准后不出数星期,就已经成功地向逾半数国债持有人换取债券,使他们成为公司股东之一。与此同时,南海公司的股价也是节节上扬。1720年初,原本只处于128英镑的南海公司股价,到3月上升至330镑。4月的时候,南海公司的董事们已经以每股高达300镑的价钱售出225万股股票。到5月,南海股价上扬至500镑,6月升到890镑,7月的时候更上试到每股1,000英镑的价位。尽管每股逾千镑,但公司董事仍然在这个价位售出了500万股股票。

疯狂之际,大家都知道南海公司发展前景广阔,“能赚大钱”,但他们究竟怎样赚钱却没人关心。实际上,南海公司本身贸易业务平平,它虽在1711年成立,却推迟至1717年才开展远航贸易,而且一年其实只可派三条船前往南美贸易。如此可怜的贸易也因1718年英国与西班牙交恶中断。所以在1718年之后,南海公司实际上根本没有业务量,其利润来源完全来自增发股票,来自那些追捧南海股票的天真投资者。这是一家与政府沆瀣一气,欺诈投资者的标准的“皮包公司”。

与郁金香一样,所有东西最终都会回归它自身的价值。1720年7月,随着热潮减退,南海公司的股价由原本1,000镑以上的价位急速下滑,局面不受控制。南海公司的股价到8月25日已跌至900镑,这时不少知情的内幕人士及时脱身,免却了血本无归的下场,但普通大众却在9月损失惨重。9月9日,南海公司股价已暴跌至540镑。此后,市场上人心虚怯,人人想尽办法设法抛售南海股票。至9月28日,南海股价已暴泻到190镑,至12月市值只剩124镑。

南海公司的股价暴跌,致使数以千计的股民血本无归,当中不乏上流社会人士。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是南海泡沫事件的受害者之一,他在第一次进场买入南海股票时曾小赚7,000镑,但第二次买进时已是股价高峰,结果大蚀2万镑离场。牛顿曾因而叹谓: “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可见事件影响之大。 

南海泡沫事件,直接推动了1720年“欺诈防止法案”(Bubble Act of 1720)的出台。之后1844年英国合股公司法(The Joint Stock Companies Act 1844)中关于“招股说明书”(Prospectus)的规定,首次确立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原则(The Principle of Compulsory Disclosure)。从此以后,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向公众披露其财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欺诈的发生。

但是,很多人似乎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公众之所以相信南海公司没有欺诈,主要是政府公信力在起作用。因为给予南海公司垄断经营特权的,是政府;推动“股票换国债”计划的,也是政府。也正是在这次事件之后,国民对长期执政英国的托利党及乔治一世大失信心,政府诚信破产。而对手辉格党却因为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残局,此后持续主导政坛长达50年。

今天,政府协助上市公司“圈钱”的事件依然屡见不鲜。在我国A股市场,“十大权重股”备受追捧,第一是因为他们有“垄断特许执照”;第二是股民们相信这些有政府“撑腰”的国企安全系数最高。然而IPO当天冲破48元,套牢无数小散的中石油,不正是中国版的“南海”吗?把再融资当作家常便饭,动辄增发几千亿股票的中国平安,所从事的业务又究竟有何许“技术含量”呢?

如果哪天某财大气粗的国企奉劝你用手中的人民币债券来交换他们的权重股,那您可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实际上,看出人类的疯狂,并不见得比测算天体运行来得困难,关键是股民们自身处于泡沫之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小贴士:股票的价值

对普通股民来说,股票所代表的“所有权”意义其实不大,除非持股比例超过一定规模,否则连参与股东大会的资格都没有。

股票之所以有价值,主要是因为它是分享红利的凭证。假设你在股价为100元时购入股票,公司每年分红10%,而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仅有5%,那么购入它就是合算的,无论期间股价怎样波动;但如果公司每年仅分红1%,回报远远低于银行利息,那么投资者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享受无风险收益。银行加息之所以“利空”股市,就是因为这个利率和分红的“比较效应”在起作用。当存款利率远高于公司分红率的时候,股票的吸引力就会降低。

股民们常常提及的“市盈率”,和分红率风马牛不相及。市盈率的倒数,代表公司每股净收益。市盈率越低,说明公司收益越高,这当然越好。但公司收益并不代表股民收益。公司赚得盆盈钵满,可要是对投资者一毛不拔,这样的公司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就分红而言,派送现金的公司往往比“送股”的更加可靠,因为派现更能证明公司的盈利是真实的。在财务造假横行的年代,这点不可不防。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