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转型升级,酿造美好未来:转型升级之路(下)

(2020-09-03 18:51:16)
标签:

财经

陈思进

股市

绝情华尔街

杂谈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近年来,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从事全时研发的人员数量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目前用于研发(R & D)的费用达到GDP的2%,占全球经费的14%,并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今日中国,在大米杂交、智慧机器人和云计算等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最前列。

    但是今日中国社会风气离自主创新境界还远,许多人不仅牢牢滞留在取巧模仿之上,更热衷于抄袭、造假、盗版这样的发财捷径。中国2006年发起的自主创新计划给世界科技巨头敲响警钟,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最近一篇报告甚至把这一计划称为“一份以空前规模盗窃技术的蓝图”。

(接上)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名著《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在中国考察后,认为中国缺少的不是创新,而是信任。他说:“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个标准说法是,中国人擅长山寨,但他们却连呼啦圈都没发明过。他们说,中国人缺乏创新的DNA,而死记硬背式的教育体系助长了那种倾向。我想知道:发明了造纸术、火药、烟火和指南针的民族怎么突然变得只会组装iPod了呢?我在想,中国现在缺失的是否不是创新文化,而是一种更基本的东西:信任。”他还说,“当社会中存在信任时,就会出现持续创新的情况,因为人们有安全感,他们就敢于进行冒险,做出创新所需的长期承诺。当有了信任时,人们就不会害怕自己的创意被盗取,愿意分享他们的想法,愿意合作开发彼此的创新项目。现代中国想要成为一个创新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现在还是一个信任度很低的社会。而如果中国想要继续提高该国的收入水平,就必须成为创新社会。”

    社会性的“信任”意味着什么?涉及面之广,包括:共同价值观的建立,个人本位的权利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私有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决策民主化和透明化,法治以至权力制衡体制的确立等等,是一个范畴极为宽泛的概念。

    所以,国家提升创造力的战略,是一个需要触及深层次本源的系统工程。创新是探索未知事物、开拓未知领域,追求前所未有的目标,常常由想不到的人物,在想不到的场合和想不到的时间里发生,很难事先搞规划、订指标、定任务。舆论导向、注入经费、建立制度、配置资源、优惠激励,固然重要,但若抓不住根本源头,无非东施效颦,表面文章,花花俏俏,伪而不真,南橘北枳,怎成得气候?

    中国创造能力失落的怪病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如果不能“深入人心”,“触及灵魂”,直奔“性与天道”大本大源,从基本价值观、思想信仰或“心态文化”上找准病根;如果不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对症下药,是谈不上药到病除的。

    中国是被腐败问题困扰的国家之一。2012年12月,影响力巨大的非政府组织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发布年度《全球清廉指数报告》,中国在被统计的176个国家中名列第80位。显然,打击腐败和整顿法纪,扎实推进廉政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彰显公平正义、取信人民大众,保障政策有效性的优先要务。

    如果中国想成为全球技术领头羊,还需要有敞开的大门。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和保护知识产权不应偏向中国公司,却应该为这些公司创造一个培养世界一流创新者的友好环境。自主创新应与模仿创新、技术引进相辅相成,而非对立起来,不仅如此,还需要更多合作创新。比如中国的创意设计,可以同发达国家合作做中间试验。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为了谋求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稳步增长;“增速下行”将倒逼企业提高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有助于加快经济转型,但要付出代价。转型升级期的阵痛大都是变革主体为过去不合理体制付出的代价,原来模式越落后,这种代价就越大。经营困难、企业破产、秩序紊乱、分配不公,失业率上升,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在所难免。对每个企业来说,转型和升级可能都是痛苦的事情,但不转型不升级更痛苦。

中国经济可控的适度放缓,决非意味前景悲观,而是酿造着一个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条件,以及在世界先进水平高层次上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2012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7.8%,是13年来增速最慢的一年。

2012年12月12日,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证券报上发布报告预测,认为中国消费需求的增长动力依旧充沛。随着国家稳增长、扩消费系列政策进一步见效,消费增速有望小幅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举步维艰的关键在于国企,特别是资源垄断企业对提高利润上缴比例的讨价还价和种种阻碍,决策部门应坚决破除国企和相关部门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确保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均向劳动者倾斜的改革方向。如果主要发达经济体整体不出现二次衰退,中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2013年经济可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2013年政府设定增长目标7.5%。由于第三季度从上半年的放缓中强劲反弹,经济运行呈现明显走稳态势,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政府避免经济硬着陆的信心,多方预测全年经济增速将高于政府目标,可望达到7.6%。

中国目前的增长速度仍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一倍以上,让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感到羡慕。

写于2013年底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