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转型升级,酿造美好未来:转型升级之路(中)

(2020-09-01 17:46:39)
标签:

财经

陈思进

股市

绝情华尔街

杂谈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摘要: 购买商品房通常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行为。近年来中国居民大量的可支配收入被用于购买住宅,所以房地产投资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也拉低了消费率。

中国最终消费率不仅处于低水平,而且呈现下降的态势。而美国和日本的最终消费率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印度最终消费率虽处于下降状态,但是仍然远高于的中国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贫富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转型升级,酿造美好未来:转型升级之路(中)  

(接上)    中国反映社会收入差距的的基尼系数从1987年的0.32升至2009年的0.47,达到国际警戒线的水平。

    2012年12月8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5警戒线,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远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数据显示无论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富差距都过大。报告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据调查,中国最高收入10%的家庭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为57%,最高收入5%的家庭收入占总收入的44%。从社会阶层来看,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是收入最低的10%家庭人均收入的65倍。

    最高收入10%家庭在总收入中的比例,美国为49%,巴西为45%,拉丁美洲国家为40%,在世界上只有南非、塞舌尔、纳米比亚等可以与中国相比。

    因此要推进和实现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理所当然要求合理调整需求结构,从出口导向转变到内需主导增长的战略上来,把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作为保增长的现实选择;并通过二次分配政策,实现缩小收入差距;作为推进经济整体转型的持久动力和增进社会福祉的根本途径。

    经济转型的质量内涵,在于全面落实产业升级。纵观当前全国各行各业,无论东西南北中,共性的历史使命就是要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先进科技含量。

    中国唯有超越“拿来主义”的发展模式,代之以自主创新能力优势,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进步,自立于进步人类之林。如果停滞不前,不能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那么中西力量的对比,本质上与鸦片战争时期没有区别,“脆弱的超级强权”很容易在创造力的竞争中淘汰下来,迄今为止所作的一切努力甚至付诸东流,所谓“大国崛起”“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恐将流为南柯一梦。

    改革开放至今,凡属人类一流先进创造成果,神州大地遍地开花、似乎应有尽有了,但仍然几乎都是“舶来品”或“舶来技术”的仿制品。据报道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几。中国已经跻身汽车、船舶制造大国,高性能发动机核心部件和精密调控系统还不能自给。整个中国民航使用的全是外国飞机。中国药物制剂每年推出上万种,却没有一项FDA通得过的合成新药。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突破5亿,大半为宽带用户,但几乎所有关键高端硬、软件系统技术都由美国开发和拥有。

    又如,2010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对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铁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30余家大型骨干企业做了需求调研,涉及130余种关键材料。”结果显示,这130多种材料,有32%目前国内没有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有54%目前国内可以生产,但产量、性能和质量尚不能满足国内要求;仅有14%目前可以实现完全自给,但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品种,且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尤为明显。

改革开放伊始,面对东西方发展水平巨大差距,全国上下无不深切体认创造力的重要,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口号和对策应时而生。“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已经成为国家意志,更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近年来,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从事全时研发的人员数量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目前用于研发(R & D)的费用达到GDP的2%,占全球经费的14%,并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今日中国,在大米杂交、智慧机器人和云计算等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最前列。

    但是今日中国社会风气离自主创新境界还远,许多人不仅牢牢滞留在取巧模仿之上,更热衷于抄袭、造假、盗版这样的发财捷径。中国2006年发起的自主创新计划给世界科技巨头敲响警钟,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最近一篇报告甚至把这一计划称为“一份以空前规模盗窃技术的蓝图”。(待续)

写于2013年底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