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货币改革重生之路:“特别提款权”非驴非马?(四)

(2020-07-13 18:25:15)
标签:

财经

陈思进

股市

绝情华尔街

杂谈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接上)“特别提款权”是人为规定的虚构的世界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既不像黄金本身具有价值,也不像美元有本国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一旦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发生巨变,比如万一IMF垮掉(其可能性不比美元破产为小),就会成为废纸。现阶段它只能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一种补充,事实上外汇在全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多年来一直高达80%左右,其中主要的储备仍然是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3月24日发表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指出应当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文中认为,“特别提款权”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建议应当特别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举行的G20金融峰会上,就国际货币基金会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其中包括,由国际货币基金会再次启动尘封已久的“特别提款权”制度,大幅增发2500亿美元SDR,分配给各成员国以增强流动性。

    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会公布了“各成员国等比例增资”方案。2500亿美元约合1670亿SDR。按照现有成员国份额,在新增派发中,美国获得427亿美元,日本153亿美元,德国为150亿美元,英国和法国各124亿美元。

    中国按现有份额3.72%计,增发后,可获得93亿美元;分配到的总额将增加78%,达到216亿美元。

在2010年的审查中,人民币未能被纳入SDR货币篮子,但是,IMF的执董们“敦促根据未来事态发展对此问题进行审议”。下次检查预定于2015年进行。

在IMF拥有唯一否决权的美国的态度具有关键性的导向性作影响力。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指出,美方支持中方逐步推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努力。中美双方认同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应仅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显然,部分可兑换条件是人民币加入SDR关键。

随着人民币日益加深国际化进程,进入SDR货币篮子的条件也日趋成熟。2009年和2010年,中国相继跃居全球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三大服务贸易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贸易出口国。“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被写入“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规划。

2010年和2012年,中国分别在新疆和深圳启动人民币投资结算试点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试验。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挂牌,要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

国际清算银行9月初发表报告称,2013年以来人民币首次跃居日均交易额前十名货币。过去3年,人民币日均交易额由340亿美元猛增至120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2.2%。一些国家的央行已将人民币列入官方外汇储备,并不断提高其所占比重。

中美2013年7月举行的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进一步明确共识:双方支持IMF在2015年底前对特别提款权篮子进行审查。美方同时重申,支持人民币在满足IMF现有纳入标准时进入特别提款权篮子。

这些信息显示,人民币很可能不久将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尽管“特别提款权”的实用意义十分有限,但这一发展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跨入一个世界公认的新阶段,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决策话语权,得以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特别提款权”的现行规则,包括投票权和派发份额的确定,都有待于“根本性的改革”。当下“特别提款权”相当于IMF按成员国经济能力(贡献)大小,严格限量发放的一种“救济性”的复合货币代用券,越穷的往往所得越少,得了不能流通,只好去换取国际通用的某种主权货币,转了一大圈,其结果绝大部分还是会变成美元。

    SDR的派发,对于几乎无需外汇储备的美国(美国的外汇储备不到一千亿美元)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几乎毫无意义。当然,对于最需要外汇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增发SDR可以从其他成员国手中换取较多硬通货,比如从美国(或中国)手中换取美元,应该说不无小补。

    正如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接受美国华文媒体《世界日报》时(2009年4月)所说:“国际货币基金会在1968年推动的‘特别提款权’,本来目标是成为世界货币,但结果只成为记账单位,没有人真的使用它,只是不愿意承认失败而没有废止。它的问题现在还是一样,人们需要的是可以在市场上交换的、可以使用的实际货币。”

    如果要使“特别提款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超主权储备货币,恐怕需要一个不啻另起炉灶的脱胎换骨根本改造。若是脱离不了对于强势主权货币的依赖,就无法建立可靠的内在稳定性,不能祛除当下“无体系的体系”中包括“新特里芬悖论”在内的一切顽症痼疾;也成不了真正为世人乐于持有和使用的的国际流通货币。(完)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