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杂谈 |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
(接上)欧元区诞生后,曾经视政府债务为无风险,银行持有这些债务时不用筹集准备金,所以欧洲银行,尤其是“核心国家”德法大量持有的债务大量持有高风险的“边缘国家”国家债券,以获得利差。交叉持有国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下面列举部分欧洲国家2010年的有关数据:
希腊:GDP2000亿欧元,外债4000亿欧元,人均外债3.8073万欧元,外债占GDP252%,政府债务占GDP166%;
意大利:GDP1.2万亿欧元,外债2万亿欧元,人均外债3.2875万欧元,外债占GDP163%,政府债务占GDP121%;
爱尔兰:GDP2000亿欧元,外债1.7万亿欧元,人均外债39.0969万欧元,外债占GDP1093%,政府债务占GDP109%
葡萄牙GDP为2 000亿欧元,外债4000亿欧元,人均外债3.8081万欧元,外债占GDP的251%,政府债务占GDP的106%。
西班牙:GDP7000亿欧元,外债1.9万亿欧元,人均外债4.1366万欧元,外债占GDP284%,政府债务占GDP67%;
法国:GDP1.8万亿欧元,外债4.2万亿欧元,人均外债6.6508万欧元,外债占 GDP235%,政府债务占GDP87%;
德国:GDP2.4万亿欧元,外债4.2万亿欧元,人均外债5.0659万欧元,外债占GDP176%,政府债务占GDP83%;
英国: GDP1.7万亿欧元,外债7.3亿欧元,人均外债11.758万欧元,外债占GDP436%,政府债务占GDP81%。
葡萄牙银行持有希腊债务75亿欧元,西班牙持有葡萄牙债务几十亿欧元,西班牙有大量外债来自德国与法国。德国最大的风险是西班牙,然后是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法国银行则持有大量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务。
欧洲银行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风险,或者说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债务利益,已经捆绑在一起,一家违约,就会引起立体交叉式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例如希腊违约,由于葡萄牙银行业持有的希腊债务相当于核心资本的36%,其偿债能力将迅速恶化,使葡萄牙违约的可能性大增;一旦葡萄牙宣布违约,由于西班牙银行持有大量的葡萄牙债务,势将陷于危机;西班牙发生违约时,法国和德国银行将受到巨大冲击。假如意大利债务违约,则法国、德国以至整个欧元区的金融体系势将分崩离析。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起自希腊、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但很快波及整个欧元区。2010年以来,三大评级机构进一步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并下调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匈牙利、意大利、比利时等多国的信用评级,以及法国兴业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评级,警告危机正在威胁全部欧洲主权国家的信贷情况,意味即使AAA评级的德国、法国、奥地利和荷兰都有危险。2012年7月德国17家银行信用评级展望被调为负面,这个欧盟最大的经济体恐也在劫难逃。这种情况下,危机一波接着一波,似乎漫无止境。
从根本上来说,所谓主权债务危机是西方世界的共性财政危机。危机的原因显然在于过度支出,债台高筑,以债养债,漫无止境。国家产业结构普遍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基础脆弱;老龄化趋势下的高福利制度成为刚性社会负担,政府背负沉重债务的同时,民众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不愿与国家共度时艰。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的迎合主义,使得任何“量入为出”的对策寸步难行,而根本性的改革几乎提不上议事日程。
欧盟内部存在基督教西部文化区(西罗马帝国地域,信仰天主教和新教)与东部文化区(拜占庭帝国地域,信奉东正教的希腊和东欧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有所不同;同时存在天主教旧传统影响深刻的南欧(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新教势力强大的北欧之间的差异。新教是宗教改革产生的基督教革新派,一个既追求财富又奉行入世制欲主义的教派,所以(西)北欧社会比(东)南欧社会更为严谨有序,加上地理和气候因素,不免显示一种不同的南北欧格局:北欧制造,南欧消费;北欧储蓄,南欧借贷;北欧出口,南欧进口;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赤字累累;北欧人追求财富,南欧人追求享受。今日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差异性,显然反映了欧元区这种先天性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内因。
从外因来看,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宏观经济,恶化了国家集群产业的盈利能力,公共财政现金流趋于枯竭,致使债务负担成为不能承受之重,加快了主权债务危机的到来。有人归咎于三大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甚至高呼把它们赶出欧洲去。其实这只是导火索而已。(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f864a8cdfd994d91840ba34fc682ebfc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