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决定寿命吗?基因检测有用吗?这些关于基因的事实,你一定要了解
标签:
财经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杂谈 |
分类: 金融科技科普科幻 |
作者 | 王立铭
来源 | 罗辑思维
今年年初,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得到」宣布启动“10000小时计划”向全社会捐赠10000小时线下讲座时间。
1月时,第一场讲座落地了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教授、《生命科学50讲》主理人王立铭老师,为现场450多位观众做了《基因科技和未来世界——重新理解基因的意义和价值》的演讲。
从这场讲座中,我们为你整理出了8个关于基因的重要事实,希望能让你更准确地认识基因,满足你关于基因的好奇心。
1、所有人的基因差异,竟然只有0.5%
虽然世界上的人各种各样,但他们体内携带的DNA序列超过99.5%是完全一样的。剩下的即使是天才和傻瓜,在DNA上的差别也只有0.5%。
别看0.5%数量小,但这些差异分布在染色体DNA几乎所有的地方,非常密集。这些微小但分布广泛的差异,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2、不是基因越多的生物就越高等
你会不会认为,基因越多越复杂的生物就越高等?实际上不是这样。比如水稻基因数量有大约38000个,是我们人类的差不多两倍,但并没比我们高等。
所以,生物的生长发展和基因数量没什么关系,但是和具体是什么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的联系更有关系。
3、做基因检测,意义并不大
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没有任何一个消费型的基因检测,能够真正告诉我们和健康、行为、性格相关的有用信息。
因为人实在太复杂了,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一个人在哪出生、在哪上学、小学遇到什么老师、中学同桌是谁……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的性格、健康、行为。只有把每个人的行为、特质、健康全部分析出来,然后和基因组数据一一对比,才能发现哪些基因决定了什么。
4、基因不能直接决定寿命
有些基因能决定疾病,那它能直接影响人的寿命吗?不,基因和寿命的关系不是特别大。有些研究表明,基因差异对寿命的贡献大约只有25%,而后天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很大。
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两个同卵双胞胎从小就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和环境里,他们的寿命可以相差很大。
5、“勇士基因”的确存在
除了导致疾病,基因也会影响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输出。有不少冷血杀手,尤其连环犯罪杀手,体内的MAO-A基因出现了遗传变异——这个遗传变异也称为“勇士基因”或者“战士基因”,携带它的人会特别容易发怒,严重的甚至有反社会人格。
但是请注意,携带这个基因变异,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一定有问题,因为行为还受到环境的深刻影响。
6、基因编辑治疗疾病,正在被广泛尝试
目前在世界各地,人们已经在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罕见遗传病,也包括感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
但要注意,这项技术现在仍然有很多困难,尚未能成为大面积使用的治疗手段。这条路,还异常艰辛。
7、基因编辑技术还不够成熟
从30亿个碱基堆里找到一个致病基因位点,人类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只得依靠偶然找到的自然工具,比如病毒。但自然工具并不能保证安全,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会对人造成伤害。
目前的基因编辑技术还不太成熟,不能保证100%准确编辑目标基因,也难以保证在基因被修改以后,会不会出现我们未知的新问题。
8、想靠基因编辑改善人类,很危险
如果有朝一日基因编辑技术成熟,能不能提前帮孩子消除一系列不好的疾病基因?甚至让他变得更强壮、更聪明?不能,而且很危险。
有两个可预见的危害:一,破坏基因的多样性,使人类丧失应对环境变化的生物学基础;二,社会更加不平等,有钱人会变得越来越好,穷人或许再也不能“逆袭”。
(文章仅为原作者观点,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