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杂谈 |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
在欧元启动之前,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镑和荷兰盾等欧洲主权货币都进入了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蚕食”了大约1/4的全球国际储备货币份额。但是,由于这些份额分布于许多不同货币,因此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对美元的全球霸权形成实质性的冲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32-)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建议建立“欧元”时,当时好多学者称为“疯子”。
欧元的诞生,是一种不与各国主权挂钩的自由货币,由各国中央银行和政府共同管理的货币体系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单一国家主权与货币体系相脱离,至少是可以做得到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浮动汇率成为世界潮流,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混乱不堪的祸源。欧元则反其道而行之,一举消除了欧洲内部的“浮动汇率之害”。诚如蒙代尔所说:“欧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它改变了人们对浮动汇率和货币区的思维方式。要知道,过去数十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各国游说浮动汇率的重要性,鼓吹不让汇率浮动就会带来什么灾难。可是欧元从天而降,将汇率浮动连根拔起。如果欧元适合世界上最发达的十多个国家,为什么就不适合世界其他国家?如果取消各国货币对整个欧洲有利,为什么世界其他国家这样做就不利?”
欧元的创立与流通,是有关各国实现主权与货币脱离,摆脱浮动汇率之害的划时代创举;方便了贸易、筹资,分散了国际金融风险,增加了国际结算手段,将货币区域一体化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世界货币体系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
欧洲地区的许多国家,具有非常接近的思想信仰和文化渊源,类同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并且同处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统一思潮由来已久。1951 年4 月18 日,在美国支持下,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六国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诞生。
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EU),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到目前为止,“欧盟”已有27个成员国。
1978年12月5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为推进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目标计划,由联邦德国和法国倡议,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共同体理事会上通过决议,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创建并采用“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ECU)。规定每个成员国将其中央银行的20%黄金及美元储备存入“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然后发行“欧洲货币单位”;“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相应拨付等额的“欧洲货币单位”作为成员国的储备资产。
“欧洲货币单位”是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组成的复合货币,一种没有现金、却具有多种功能的特殊货币,一种用于欧共体国家内部计价结算的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单位。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使欧洲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汇率突变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的趋同性。它是由各成员国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每种货币在其中所占比例基本上与该国的经济实力相当。ECU的币值根据这些权重和含量及各组成货币汇率用加权平均法逐日计算而得。权数每5年调整一次,必要时可随时调整。
“欧洲货币单位”创立时,英国未参加欧洲货币体系,但英镑也是“一篮子”组成部分。根据共同体决议,欧洲货币单位的币值和构成,以共同体9国货币作为定值的基础,根据每个成员国1969-1973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在共同体内部贸易额中所占比例,确定其货币在 ECU内占有权数和金额。依次为:联邦德国27.3%=0.828德国马克,法国19.5%=1.15法国法郎,英国17.5%=0.0885英镑,意大利14%=109里拉,荷兰9%=0.286荷兰盾,比利时7.9%=3.66比利时法郎,丹麦3%=0.217丹麦克朗,爱尔兰1.5%=0.00759爱尔兰镑,卢森堡0.3%=0.14卢森堡法郎。然后按当天汇率,将各成员国货币所占的金额换算为其中一种货币金额,相加后得出当天欧洲货币单位的牌价。由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管部门逐日编制公布。
“欧洲货币单位”主要用作共同体各机构经济往来的记帐单位,以及成员国货币当局的储备资产。它本身的价值随着各种相关要素的变化而变化,是判定某种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波动幅度的指示器,可以作为确定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和波动幅度的标准。
随着“欧洲货币单位”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除欧共体国家外,西欧各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也开始办理以“欧洲货币单位”计价结算的存款、贷款、发行债券、国际贸易结算、旅行支票、信用卡等业务,其作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各成员国货币藉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联系汇率机制,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欧洲货币单位”是推行欧元的先导。
1999年1月1日,“欧洲货币单位”以1比1的兑换汇率全部自动转换为欧元。
欧元(€,EURO)系按1992年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该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urop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EMU),并创设欧元。欧盟成员国要加入欧元区,必须满足下列五方面的趋同标准:
1.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的物价,通胀率不得较3个通涨率最低的成员国的高过1.5%。
2.财政赤字: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总产值的3%,或正在向这个水平明显或大幅度下降并已非常接近该水平。
3.政府债务:外债总额不得超过国内生产产值的60%,或正在有效地下降并以令人满意的速度接近这个目标。
4.汇率:最近两年内汇率必须保持在欧洲汇率机制的浮动额的范围内并相对稳定。
5.国债利率:平均长期国债利率不得较3个通胀率最低的成员国的高过2%。(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