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不落国”式微,“美元霸权”登场:苏联解体的石油因素

(2020-04-21 18:27:25)
标签:

财经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杂谈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前苏联,就吃够了“石油美元货币体系”的苦头。

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美国在与苏联争霸的过程中实施两手战略:一是把苏联引上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快车道,从经济上消耗苏联国力;二是通过施压石油输出国组织增产,使得世界石油价格低位运行,切断苏联军备竞赛所需资金来源,拖垮苏联经济。

苏联是当时举足轻重的全球产油大国,石油出口收入在苏联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粮食和食品。为了断绝苏联的石油财路,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联手于发动了战后国际石油市场最惨烈的价格战。

1985年,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秋末更达到900万桶/日;11月,国际石油价格从30美元/桶一路下跌,不到5个月后跌至12美元/桶。1986年4月1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下跌幅度近70%,创13年来最低纪录。油价每降低1美元、苏联将损失约10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致使苏联经济发展顿时陷于停滞。加上苏联国内“没有可代替油气的其他商品出口”,外汇日趋紧张,进口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高科技货品也发生了支付困难。

20世纪80年代,苏联对内正在大搞民主化改革、全力整顿勃列日涅夫时代遗留的僵化体制,对外又要支撑阿富汗战争,并应付一大群经济匮乏的盟国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花钱。石油收入骤降,而且缺乏像华尔街这样的强力融资机器,加之高层决策种种失误,最终导致改革失败、催生社会动乱,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确保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当年卡扎菲宣称不使用美元而改用马克时,美国就立即对利比亚猛烈轰炸;伊拉克的萨达姆开始以欧元直接销售石油,说要停止使用美元并促使欧佩克用欧元结算时,已经决定了遭受毁灭性惩罚的厄运。

(本节参考文献:《俄罗斯研究》2011年第6期,庞昌伟:《国际油价波动与苏联解体》)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