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现代货币经济学流派:近现代货币理论(三)

(2020-02-18 11:05:59)
标签:

财经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杂谈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接上)凯恩斯提出了如下经济政策建议:

1.应当更多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2.扩大政府的直接投资,以期发挥乘数效应,即一定数量的政府投资可以带动更多的民间投资,一个就业岗位可以连带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3.可以举债,特别是通过发放国债,可以多发货币。只要发行的货币能够把闲置的生产要素带动起来,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供给大于需求,就不用担心发生通货膨胀。

4.鉴于收入低的群体边际消费(指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每变动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变动额)倾向高,主张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如以采取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非常重要,治理经济萧条最主要的是振奋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政府应制定强有力的鼓舞人心的措施,与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全方位振奋人们的信心。

凯恩斯的学说催生了有政府调节的追求社会公平和大众福利的现代资本主义,这就是所谓“凯恩斯主义”型资本主义。许多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立法,逐步接纳“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国策,美国国会于1946年将凯恩斯学说纳入立法,从而放弃了亚当·斯密以来流行的反对政府实行计划控制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演变岂非相当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优化结合?

在凯恩斯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中有关社会公正的许多经济要求,包括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社会失业保障制、全民义务教育,以至生产资料公有制,几乎都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平演变中以各种不同形式一一实验。在充分自由市场经济,私有经济,小政府、大社会,低税收,限制福利重自由而非平等,在自由中寻得相对平等的传统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社会理念基础上,西方社会展现了越来越多的政府控制,越来越多的国有化、大政府、高福利、高税收和平均主义。

1929年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一度成为挽救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导政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为流行。


1965年越南战争升级后,通货膨胀成为美国社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70年代的“滞胀”(Stagnation,即“停滞性通货膨胀”,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通常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出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受到了越来越大怀疑和非难。

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使凯恩斯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

弗里德曼的知名理论,是货币供给作为决定生产价值基准的因素,通货膨胀在根本上源自于货币供给量的主张。他的理论体系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货币因素的扰动造成的。货币是支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动的唯一重要因素。因此,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货币问题。

弗里德曼认为,财政政策对经济只能起到负面作用,只有适当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经济,让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充分就业。

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提出了两大观念:其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其二,短期内,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量具有更大的效应。这些观点后来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

弗里德曼早在20世纪50年代凯恩斯主义占统治地位时就开始利用美国的统计资料进行经济学的计量分析,继承与发展了美国新古典经济学家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剑桥学派(Cambridge School)等的货币数量论,研发实证货币数量变化与物价水平变化的关系,提出了他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在反通货膨胀的大旗下,获得广泛流行。

费雪将货币需求概括为:M=PY/V

P:商品价格水平

Y:社会总产出水平

V:货币流通速度。

这个公式与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在于对PY有不同的解释。在马克思看来,PY是不可分割整体,而且其价格水平P是在流通领域以外的生产过程中决定的,与货币流通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符合于金本位货币制的特征。而在费雪的公式中,商品的价格水平P是个可变参数,它本身还受到货币流通规模的影响。

20世纪初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等剑桥学派人士提出了新的货币需求公式,与费雪公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人们以现金形式保留的资产部份。(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