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陈思进归去来金融绝情华尔街 |
分类: 华尔街金融真相 |
(思进注:在超高房价的前提之下,楼市热度延续的必要条件是:人口净流入,而且流入的必须是买得起本地房子的人口。4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报告》,其中提到,3月一线城市房价同比跌1.4%,上海跌近8%。同时,近来中国楼市上二手房挂牌猛增。
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前的全国房产总市值已经超过500万亿元(官方数据都有450万亿元)。不过,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7月全国住户存款余额68万亿,如果扣去各种各样的贷款,净存款额只有22万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存款净额只占全国房产总市值5%都不到。说明了绝大多数炒房客很难找到接盘侠,这就是二手房市有价无市最大的主因。
中国百姓如今80%以上的财富堆积在房子上,同时居民家庭负债率已经超过警戒线了,显然,房价再上涨的话,那金融危机就将如影随形。
特转发《一二线楼市就一定安全?炒房客一年半亏276万,有人一年蒸发360万》,和大家分享。)
殊不知,一二线楼市也并非避风港,当越来越多的目光凝聚到大城市,投机情绪也必然会高涨,炒房客们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思,如飞蛾扑火一般涌入到楼市中,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冷暖自知。
一二线楼市就一定安全?炒房客一年半亏276万,有人一年蒸发360万
来源:蓝白观楼市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北上广和新一线城市未来才有前途,任何时候去大城市买房都不晚,一二线楼市拥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涌入,也有各种各样的医疗、高校、商超、教育等资源集聚,比起日益收缩的三四线城市,现在大城市的吸引力可谓是如日中天。
殊不知,一二线楼市也并非避风港,当越来越多的目光凝聚到大城市,投机情绪也必然会高涨,炒房客们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思,如飞蛾扑火一般涌入到楼市中,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冷暖自知。
最典型是京沪的二手房市场,近两年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持续走出下行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3月18日至2019年3月14日,自北京楼市调控以来,成交套数为50643套,调控前两年比调控后两年减少48.53%,存量房却增加了近两万套,从累计数据看,京沪两市二手房跌幅在15%左右,部分区域房源价格接近20%。
在这种局面下,不少房产持有者也面临财富蒸发的困局,有网友发布的某二手房平台房源显示,北京三环附近临地铁某楼盘,同样一套房子,2017年5月份挂牌价高达1014.5万,2018年底挂牌价缩水至738万,相当于一年半的时间,亏损高达276万,如今依然在这个价格水平徘徊。
更有甚者,北京朝阳区某楼盘2017年3月份挂牌价达1330万,年底就变成了970万,一年不到的时间,足足蒸发了360万,2019年至今,挂牌价也依然没有大的起色。
显然,急于出手且降价幅度较高的房源,背后持有者十有八九是炒房客,否则不会选择这个时间点,以“跳水”式的幅度卖出二手房,对炒房客来说,总价较高的房源占据了大量资金,一旦流动性受到阻碍,意味着背负高额月供的同时,想在楼市高点套现已经不可能。
事实上,上海、深圳近两年的二手房市场也是如此,从2017年11月份开始,上海二手房指数已连续十几个月下行,深圳自从收紧信贷和购房门槛之后,高杠杆的投资客爆仓、弃房断供的案例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从京沪深的楼市表现就可以看出,所谓“一二线城市买房一定安全”的论调根本靠不住,再强劲的市场也总有自然性的周期波动,当一座城市的购买力出现瓶颈,房价却一直水涨船高,买家当然会“用脚投票”。
话说回来,如果连京沪深这样级别的城市,都面临二手房持续阴跌的风险,那其他近年来崛起的新一线楼市,又能什么底气一直上涨呢?今年以来,苏州、厦门、杭州、成都、南京等地再度火热,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日光盘、秒磬盘、地王频出的现象,这更需要购房者们保持定力。
【陈思进作品】
0、在今日头条中独家推出《陈思进华尔街投资理财实战揭秘课》专栏:
1、在喜玛拉雅FM新开《陈思进投资日日课:https://www.ximalaya.com/shangye/22265203/》,对于日常投资问题的解答,从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着手,教您真正的投资方法,学习简单的投资知识,一起洞察财富的秘密,学习获利的技巧。
2、《一本书读懂生活中的金融常识》、《失序的金融》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