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科幻 |
分类: 投资的方法 |
摘要:央行的MLF操作算不算“放水”,关键要看借出的资金与到期回笼资金的差额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为负,那央行不但没有“放水”,反而从市场中抽走了资金。
我在之前的文章《人民币汇率暴跌了么》中提到,部分财经媒体、专家学者,特别是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总是喜欢给文章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如“暴跌”、“暴涨”、“大放水”、“大奔盘”,这种不负责任的“标题党”做法,说小了是不懂装懂、误导读者,说大了是造谣生非、唯恐天下不乱!
这不,刚喊完人民币汇率“暴跌”,再在又喊央行“大放水”了。
7月23日,央行宣布开展502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新闻一出,不管懂金融的还是不懂金融的,都一个劲地渲染“央行大放水”、“货币大贬值”。引起很多人关于“滥发货币”、“楼市暴涨”的讨论。
央行真的要“大放水”了吗?说好的“不搞大水漫灌”还算数吗?这是对央行的“高级黑”,我们用数据说话。
不要只盯着“出水管”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MLF?MLF(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通俗地说,就是央行把钱借给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到期日(一般是1年)归还。
请注意,这里是“借”,到期还钱的时候就意味着资金回笼。央行通过MLF操作投放货币是“出水管”,到期收回资金是“进水管”。
与MLF对应的是SLF(常备操作便利),二者意思差不多,只不过期限更短,通常为1——3个月。
那么,央行的MLF操作算不算“放水”呢?关键要看借出的资金与到期回笼资金的差额是正数还是负数。比如某个月,央行MLF操作是1万亿,但当月到期的MLF是1.5万亿,通过常识就会知道,该月央行不但没有“放水”,反而从市场中抽走了0.5万亿的资金。
过去一年净回笼资金近万亿
我们再看看近一年央行到底是在“放水”还是“抽水”:
2017年8月,央行货币投放量2.63万亿,回笼量3.15万亿,即净投放(投放量-回笼量)-0.52万亿(“-”为负号,下同),或者说净回笼0.52万亿;
9月,投放量1.39万亿,回笼量1.42万亿,净投放-0.03万亿;
10月,投放量2.13万亿,回笼量1.3万亿,净投放0.83万亿;
11月,投放量3.55万亿,回笼量3.05万亿,净投放0.5万亿;
12月,投放量1.38万亿,回笼量1.94万亿,净投放-0.56万亿;
2018年1月,投放量2.01万亿,回笼量2.8万亿,净投放-0.79万亿;
2月,投放量0.73万亿,回笼量0.39万亿,净投放0.34万亿;
3月,投放量0.54万亿,回笼量1.05万亿,净投放-0.51万亿;
4月,投放量0.76万亿,回笼量0.84万亿,净投放-0.08万亿;
5月,投放量1.88万亿,回笼量1.25万亿,净投放0.63万亿;
6月,投放量1.43万亿,回笼量1.64万亿,净投放-0.21万亿;
7月,投放量0.62万亿,回笼量1.2万亿,净投放-0.58万亿。
综上,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央行净投放-0.98万亿,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不但没有向市场投放货币,还收回了9800亿元,请问这是放水吗?
而一些自媒体的算法很雷人:
3月央行MLF操作4325亿元;
4月MLF操作3675亿元;
5月MLF操作1560亿元;
6月MLF操作6630亿。
再加上7月份的两次大额操作(7月13日MLF操作1885亿,7月23日MLF操作5020亿,累计金额是6905亿),那么今年至今MLF操作至少有2.3万亿元。
请问,央行是他们家开的吗?再请问,难道他们真以为借的钱是不用还的吗?(本文首发支付宝“金融简单说”)
【陈思进作品】在蜻蜓FM上独家推出“陈思进电台”,已开《陈思进的投资实战课》(http://url.cn/5IKkuA6 )、《10分钟读懂财经新闻》(http://url.cn/54aTAf1 )、《思进看世界》(http://url.cn/5HlXOoa )、《心机—绝情华尔街》、《思进观察》等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