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巴克咖啡致癌”谣言为何盛传

(2018-04-01 19:35:59)
标签: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商战

杂谈

这几天被一条“星巴克咖啡致癌”的谣言刷屏,这事儿和之前很多谣言一样,太明显了,其实,只要稍微做一下功课,就能判断出是谣言的,而谣言止于智者,就不该再传了。

提一下,#科学问题,我们该信谁# 科学问题上,首先信权威的科学家,如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以及被主流科学界认可的权威科学家;其次信主流的权威科学机构的报告;再其次,信有公信力的传统一线媒体。而当网络上流传的那些消息、观点和前者有悖时,决不要相信那些流传的东西,因为,显然它们基本上属于谣言!

也就是说,查一下有没有有公信力的传统一线媒体报道就知道了,如果只有网络公号发,那多半儿就是谣言。

再转发丁香医生的《比起星巴克咖啡致癌,更可怕的是国外中文造谣媒体》,和大家分享:

比起星巴克咖啡致癌,更可怕的是国外中文造谣媒体
文/丁香医生

这两天突然被「星巴克咖啡致癌」的文章刷屏了。

 

有个叫做「澳洲 Mirror」的公众号,用饱含情绪的文字,说了几个惊悚的消息:

 

你喝的星巴克咖啡有强致癌物,非常可怕!

美国加州政府要求标注咖啡致癌,判了星巴克「死刑」!

星巴克隐瞒了 8 年的黑幕,终于被揭露了!它要完蛋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vr3FasqXd6TNcPrSxcQiakCpqiaicfsulxUiaU1GBGjmmUfWNU5LRbBS2f84GnziaAEM5KLliaDMJSpxsusGHfWD2w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谣言截图


喜欢喝咖啡的朋友们,不要慌,按你喜欢的习惯继续放心喝就好。

 

这个叫「澳洲 Mirror」的公众号,是个常年爱造谣、每次造谣都刷屏的惯犯(文末我们会说)。

 

咖啡中所谓的可能致癌物,叫做「丙烯酰胺」,根据 IRA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分类,它属于「可能对人类致癌」的 2A 类致癌物。


属于 2A 类致癌物同一类别的,还有常吃猪、牛、羊肉等红肉,以及……熬夜,其实也是。

 

但是!

 

重要的是,丙烯酰胺在咱们的日常饮食中非常非常的常见,咖啡根本不是主要来源。

 

只要食物原材料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经过高温(>120)油炸、高温烧烤,发生美拉德反应后就会产生。

 

  • 我们常吃的油条、麻花,是面粉炸出来的吧,有丙烯酰胺。

  • 饼干、面包,是面粉烤出来的吧,有丙烯酰胺。

  • 薯片、薯条,是土豆片、土豆条炸出来的吧,有丙烯酰胺。

  • 烤肉、烤鸡翅、烤肠,也都是有丙烯酰胺的。

 

大量的食物可能都含有丙烯酰胺,越是颜色发黄、发褐、发焦的,含量越高,而且远远大于一两杯咖啡。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Pvr3FasqXd6TNcPrSxcQiakCpqiaicfsulxkRv0sMOM4up695UUD3Gkj0nTCJX09ibY300VgyN4bqfibg5rUlWZ8S2w/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我们平常说要少吃薯条薯片,少吃油炸烧烤,更多的是因为它们普遍热量高、营养单一,不主要是因为丙烯酰胺。

 

如果真要说喝咖啡喝到丙烯酰胺超标、喝出问题来,那这么多年还吃了那么多其它东西,怎么算?

 

就算咖啡是含有丙烯酰胺,但不代表喝咖啡就致癌。

 

「咖啡致癌」这种说法的历史,也有差不多 30 年了。

 

早在 1991 年,咖啡确实曾被权威的 IRA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 2B 类致癌物(致癌可能性较低的物质)。

 

但在 2016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文特别明确地指出:


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险性

只要别太烫就行


因为如果习惯长期喝 65 以上的热汤、热茶,包括热咖啡,是被确证容易增加得食道癌的风险的。

 

至于这次美国加州法院的裁决,说真的,本身也是挺荒诞、挺不合理的。

 

美国加州法院的裁决要求:所有咖啡销售商(而不只是星巴克),都必须根据一项 ProPosition 65 的提案(也就是《1986年饮用水安全与毒性物质强制执行法》),在咖啡产品上标明含有害物质「丙烯酰胺」。

 

注意下,是 1986 年的提案……时代在进步啊!世界权威的组织都说了,咖啡不致癌,好吗?

 

如果要从严管理,非要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那请给所有其它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都贴下标签,好吗?

 

至于星巴克,作为全球咖啡龙头品牌,并没有什么隐瞒了 8 年的黑暗秘密公布于众。实在只是因为名气太大,悲催地背个黑锅而已。

 

而比起这个耸人听闻的谣言本身,更可怕的是那些藏在幕后的、阴险的谣言制造者。

 

例如引发这次刷屏风波的公众号「澳洲 Mirror」,它基本上是个靠不定期在微信发谣言,妖言惑众,赚 10w+ 甚至 100w+ 阅读量的营销惯犯。

 

背后终极目的是什么不好说,但任谁都看得出来,他们毫无新闻素养、没节操还挺厚脸皮,总是把国外正经新闻报道事实歪曲妖魔化。

 

远的不说,说点近的:

 

3 月 13 日的这篇,刷屏了,被辟谣了。


3 月 14 日的这篇,又刷屏,又被辟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vr3FasqXd6TNcPrSxcQiakCpqiaicfsulx0TPadm6rTqKtpnRswx0gOu61kuicqaURvncT5MqKtOkEqxib5aVa681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谣言截图


3 月 20 日的这篇,继续刷屏,继续被辟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vr3FasqXd6TNcPrSxcQiakCpqiaicfsulx58fErxRFyTHvS5LqSeuH6Dj4Rr2icNdyoENeibqZlvzM85NGYicicy32ib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谣言截图


经验来看,这几篇文章的阅读量,估计都上了 100 万阅读!

 

骗过的人真不少啊,真当每天都是过愚人节?

 

丁香医生作为腾讯合作的荣誉辟谣机构,在微信后台就看到这篇「星巴克丑闻」,又一次妥妥地 100 万+ 阅读刷屏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vr3FasqXd6TNcPrSxcQiakCpqiaicfsulxCwYJ6c0UWqgJrPiclF41dbVZqWGInYJnT5vbew3MltrLBCcRKl3lMq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截图


当然,这篇文章同样的命运肯定会是「内容违规已被删除」。

 

但像这种总是胡说八道、图谋不轨、屡教不改、打着海外媒体旗号的谣言号,微信平台和有关部门如果还不加紧处理,是要留着过清明节吗?

 

不要让可恶的骗子,活得太轻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