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利数10倍,谁让美国高盛在中国持续赚取暴利?

标签:
陈思进归去来金融绝情华尔街杂谈 |
分类: 投资的方法 |
德林社
高盛是口子窖主要发起股东之一,当初花3.55亿获得了25.27%的原始股,蛰伏8年,现在清仓退出,加上去年抛售的近1亿股,高盛总共套现约50亿,净赚10倍以上。不过在高盛投资Pre-IPo项目的案例中,获利十几倍、几十倍很常见。
PE就是一种魔术表演,高盛就是善于表演的魔术大师。你看西部矿业由一个面临亏损的小矿务局不断壮大,甚至谋求上市。2007年之前高盛“隐秘”入股西部矿业,随后在07年的大牛市尾巴中,西部矿业顶着“中国矿业明珠”“资源之王”的光鲜标签,在“高盛光环”的照耀下,一路上涨到68.5元,由此给高盛带来的账面盈利一度高达近200倍。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早期参与西部矿业股权投资的东风实业和CMP都和高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幕后关系,通过代理持股的方式,高盛非常“隐蔽”地坐享了超高的股权增值收益。但是,随着高盛解禁后的离去,西部矿业业绩恶化,股价一路向下,已然成为了矿业股中的中石油。
高盛的手法在海普瑞身上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海普瑞2010年在中小板上市创下188.88元超高价的记录。高盛这次既当爹又当娘,可谓是把海普瑞一路给扶上了资本市场。
2008年的中美“肝素危机”让高盛抓住了机会,一场财富盛宴就此展开。
2007年高盛医药以490.88万美元获得海普瑞12.5%的股权,算是成为了海普瑞的干爹。天底下没有老爹不关心儿子成长的,之前的“肝素事件”让中国的其它肝素钠生产企业都无法得到美国市场的认可,于是在高盛的一系列操作下,海普瑞联合美国企业APP自卖自夸,宣称海普瑞的肝素钠获得美国FDA认证。
之后,海普瑞步入了爆发期,海外客户的不断拓展,APP与赛诺菲-安万特都成为其大客户,其营收占比一度达到近70%,产品不断提价,这两大客户也能够像“孙子”一样接受,着实让人不理解。
而这背后隐藏的却是高盛一贯的手法,APP与赛诺菲-安万特都同高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两大客户会“心甘情愿”如此扶持并没有太多优势的海普瑞了。随着高盛的离去,所谓的FDA认证引发质疑,海外订单持续缩减,神话由此破灭,海普瑞跌落了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