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商战 |
分类: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
最近一条“高盛600名交易员只剩2人?这个"金饭碗”职业正走向死亡……”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其实,从最简单的电脑程序交易、到复杂的算法、高频交易以取代交易员从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早就不该是什么新闻了,特再将7、8年的一篇旧文贴上来,和大家分享。
文/陈思进
去年初开始,加拿大五大金融集团投入巨资,合作开发全新的全球证券交易监控系统(Global Trade Surveillance System,简称GTSS),我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具体负责项目的架构以及和全球各个交易系统的协调沟通。
GTSS监控着全球几百个交易系统的各种证券交易,从各个证交所到OTC(场外交易)到自动电子交易;从股票、债券到商品,从普通证券到衍生证券等全部囊括其中。GTSS每天将全球各地得到的几百个证券交易系统的记录文档,输入我们自己系统的数据库之中。然后按照监控的要求,从那些亿万交易中,将那些和我们这五大金融集团相关的疑似的问题交易,如洗钱交易、内部交易等,自动生成成千上万个Alert,送交集团内监管部门备审查,同时送交加拿大证监会备案。
上班第一天,我就发现在几百个交易记录的文档中,有一个文档容量巨大,竟然包含了超过15万笔的交易记录。哪个交易系统这么厉害?原来这个文档来自Chi-X交易系统—高速电脑交易系统的一种,属于电脑程序交易系统。
其实华尔街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发了电脑程序交易系统,由电脑系统监控证券价格,再按照各种交易模式设计自动进行证券交易。这种交易系统大大减少了华尔街各个投行的交易成本,使利润最大化。而Chi-X的交易方式,随时盯住同一证券在市场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只要买入价比卖出价高出哪怕一分钱,它就立刻交易,同步买入或卖出,赚取其买卖之间的差价。
我们用微软的股票来打个比方,在某一个时刻,张三想要以每股不高于28.34美元的价格买入(即bid 28.34),李四同时正好想以不低于28.33美元的价格卖出(即ask 28.33),Chi-X便会立刻以28.33美元向李四买入,同时以28.34美元向张三卖出,成交后每一股就赚了一分钱。这听上去很微不足道吧,但试想一下,如果每笔交易平均1000股,至少赚10美元,每天7.5万笔交易(15万笔记录除以2),就能赚75万美元!这其实就是当年热过一阵儿的“当日交易”的翻版—号称只要看准,即时买卖,保证稳赚不赔。虽然每一笔都只赚蝇头小利,但积少成多,吸引了无数信众。
那时的交易者每时每刻盯着荧光屏,厕所都不敢上,生怕离开一秒钟世界就变了样。即便如此,长期下来的结果赢家不到3%,原因就在于肉眼看盘只能盯着几只股票,长时间下来难免出错,所以当日交易在理论上可行,做几笔也确实能赚,但做不长久。
Chi-X将电脑程序交易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更为复杂的交易模式支撑下,用号称“超光速”的速度完成交易,还准确无误。结果Chi-X交易系统上马不过2年,就将伦敦证券交易的1/4乃至整个欧洲证券交易量的12%~15%囊括其中。而目前Chi-X证券交易公司的员工,还不到40位!Chi-X的巨大成功使欧洲好些金融集团投资亿万资金、先后跟进开发类似系统。目前同类的几个交易系统已然上市,虽然规模还没有Chi-X这么大,可都在迅速成长之中。
高速电脑化交易和当日交易,概念一样,结果不同。一旦高速电脑交易系统普及开来,一般的散户肯定成为它们的小菜而已,就连交易速度相对比较慢的交易系统的金融机构,胜算也是越来越低,金融市场就将回复到非洲原始森林般的弱肉强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