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财经陈思进绝情华尔街商战 |
一、美元的特殊霸权性
陈思进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元的特殊霸权性和由此掌握的定价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与黄金脱钩,与石油挂钩,全世界的石油进口国都必须持有美元。美元特权使美国成了“世界央行”,令美国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不仅避免了巨额贸易逆差可能引致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反而通过贸易逆差,获得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物资源和大量资金。
二、定价权
目前粮食、水资源以及发展经济所需的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都掌控在美国手中,保证了美国人长期享受着低通胀的美好生活。美联储的一大功能就是将美国核心通胀率控制在2%的范围内。近二十年来,美国物价波动极小,可以说是非常平稳。
三、税费低
而物流、交易环节税费低,则是美国物价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美国人搬一次家,开车2000公里,从美国最南开到差不多最北,只有中间一小段交了高速费用,20美元左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最近也发了一条记录其在美国驾车游经历的微博:“从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出发,开车经伊、威、爱三州绕道回到原地,行程1600公里,共被收了5次费,一共是3.1美元,合人民币20块4毛。”加之美国油价也较低,美国物流成本之低可见一斑。
美国的“隐性”生活成本其实很高!
那么,长期的低物价、低通胀,美国人真的是“花小钱”就可以大手大脚享受幸福生活吗?也不尽然。其实这只是美国人消费支出的小头,大头要真正生活在美国才感受得到。美国人一般1/3到1/4的收入用于交税。税后收入中,有1/3用于购买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1/3用于住房(按揭贷款买房或租房);剩余1/3用于教育、食品、交通出行以及其他杂项开支。我们通常用于物价比较基本生活用品,在其消费支出结构中占比极小。
例如,一幢价值30万美元左右的新式电梯公寓,地产税、物业管理等费用每月大概就要七八百美元。而如果是独栋房子,费用更大。美国大多数独栋房子都是老式的木结构房子,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大修一次费用就要10万美元左右。刷墙,一个简单的三居室内墙就要三四千美元。由于人工费用贵,所以大多数家庭都自己动手。美国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大型的建材购物中心,人们会经常去购买材料维护和翻修房子。
另外,草坪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个月也要几百美金。家里下水堵了找人疏通,一次可能要三四百美元。飓风季节要砍树,也要几百美元。请人搬家,每人每小时80—100美元。除了房子之外,购买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也占了美国人支出的一个大头。教育亦是美国家庭的一大开支。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交通出行费用。这样整个算下来,普通美国家庭的确大多徘徊在“收支相抵”的状况,不会有多少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