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债券是当下最佳的金融投资品

(2016-04-08 19:32:12)
标签:

杂谈

陈思进

华尔街

绝情华尔街

商战

金融市场几乎不存在一定能抵御通胀的金融产品,要是有的话,从逻辑上来分析就没有通胀了。而投资大脑和健康才真正是最好的投资,把自己变成一个不断增值的“产品”,才有可能抵御通胀。这倒真不是什么心灵鸡汤,是句大实话。而非要让我推荐一个金融产品的话,那就只能非债券莫属了。
 
债券是当下最佳的金融投资品 
文/陈思进
 
近来,越来越多的网友抱怨,钱存在银行随着通胀不断贬值,股市又不稳定,散户在股市中1赚2平7亏,熊市远远地长过牛市。也就是说,90%以上的散户在股市赚不到钱,财富无法在股市中保值;房价又早已高处不胜寒;黄金也不是保值的投资品(之前有专文详谈,不另赘述),汇市和大宗商品市场陷阱更多。

那么普通百姓如何投资,才能抵御通胀呢?

首先,让我们不妨来看一下金融市场的形成。其实,金融市场就是一些人愿意牺牲当下的消费而储蓄,使金融机构能够利用储蓄,直接提供资金给另一些借贷者,他们或者愿意付出利率,或者愿意和投机者分享获利。于是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形成了最重要的两个金融市场,前者为债券市场,后者就是股票市场。

债券(Bond),是一种可以使投资者定期获得利息(Coupon)、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的证书。发债人须于债券到期日前按期支付早前承诺的利息,并在到期日于指定价格,向债券持有人赎回债券(即归还本金)。根据发行方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公司债券。投资者购入债券,就好比借钱给政府、大企业或其它债券发行机构。

这三者之中,政府债券因为有政府税收作为保障,因而风险最小,但收益一般而言也最少;公司债券风险最大,可能获得的收益也最多。债券持有者称为债权人(Creditors),发行者为债务人(Debtors)。债券与银行信贷不同的是,债券是一种直接的债务关系。银行信贷则必须通过存款人——银行,银行——贷款人形成间接的债务关系。债券不论何种形式,大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并因此形成了债券市场。

实际上,全球债券市场的规模比股市至少要大三倍,美国的债券市场比股市规模超过四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债券市场的规模约为82.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1.2万亿美元。一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持有股票比持有债券回报高,其算法很简单:如果你买入1万美元债券,假设利率为6%,每年能收到600美元;股票的计算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假设一支股票售价为100美元,收益率为2%或每股支付2美元股息,拥有100股总股息为200美元,比债券低。而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如果股息随着利润而增加,假设每年以5%的速度在增长,30年后每年的红利将超过800美元,比债券收益率要高出三分之一,这还不包括股票价格本身的涨跌。

然而,由于股票风险巨大,市场上的大量风险导致投资者必然要求以高收益,来补偿持有股票所带来的高风险,因此一定程度的股权溢价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是大量针对不同时期与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溢价程度远远超出了标准经济学模型所能解释的范围,这一现象被称之为“股权溢价之谜”。

这些年,金融市场泡沫一个接着泡沫,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百姓被所谓的高通胀吓坏了,以为购买任何一种商品,也比手上留着现金要保值。但事实却是,往往等到泡沫破灭,结果适得其反,导致财富缩水!   

所以,建议国内金融机构借鉴美国的经验,不妨推出一些防通胀(inflation protected)的金融产品,也就是确保每年的回报率超过CPI,相信能缓解民众财富被通胀稀释的速度。

比如,美国财政部发的通胀保护证券(Inflation ProtectedSecurities,通常简称为TIPS),就是确保其回报超过CPI的一种债券。在美国,金融机构有许多这样的资金债券提供给投资者,以保护他们的财产免受通胀的侵蚀,也可避免投资者病急乱投医,把钱投入泡沫资产中。

随着中国货币制度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信贷为主的货币调控方式,伴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逐步转向公开市场操作,建议政府多发行具有吸引力的债券,辅助、发展和扩大债券市场,让老百姓的财富积蓄有投资的去处。

目前,有鉴于全球经济非但尚未全面的真正复苏,甚至反倒正处于下一次大衰退的前夜,且多数金融产品都充满了泡沫,对于中国普通百姓来说,债券是财富证劵化的最佳形式!当下最好的投资手段,依然如我前年就开始建议的:“现金为王,不投资是最好的投资,最好买些固定收益产品,如凭证式债券,或至少保本的金融产品”,以最大限度的来避免资产严重缩水。

不过,金融市场几乎不存在一定能抵御通胀的金融产品,要是有的话,从逻辑上来分析就没有通胀了。而投资大脑和健康才真正是最好的投资,把自己变成一个不断增值的“产品”,才有可能抵御通胀。这倒真不是什么心灵鸡汤,是句大实话。而非要让我推荐一个金融产品的话,那就只能非债券莫属了。

(注:1、跨国金融商战长篇小说《心机》全新再版《绝情华尔街》(正在影视改编,当当:http://url.cn/2LEbtsC;亚马逊:http://url.cn/29ZAQZV;京东:http://url.cn/27lEpUd);2、《思进看世界》系列第一部即将出版;3、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暂名)三部曲第一部即将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