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血拼”的方式挺进华尔街

(2016-01-03 20:55:34)
标签:

杂谈

陈思进

股票

华尔街

商战

   (发现一篇四、五年前,某作者按照我的《闯荡北美》里的故事写的文章《用“血拼”的方式挺进华尔街》,近日被好几个公众号转发,那我也再贴上博客,和大家分享吧……)

意林2011年第24期“蓝血训练营”

用“血拼”的方式挺进华尔街

 文/孙建勇


当代著名金融作家陈思进,年轻时离开中国到北美求知和打拼,从一个贫穷的留学生起步,一直做到华尔街金融核心机构副总裁,并且还成为了国内多家著名杂志的专栏作家,写出了《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金融让谁富有》和《绝情华尔街》等大量畅销作品。

 陈思进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与他独特的求知方式———“血拼式”求知———是密不可分的。“血拼”,就是 shopping ,意即拼命购物,表面看起来是亢奋的购物状态,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不肯轻易放弃机会的执著。那么,陈思进是如何“血拼”知识的呢?有两个事例非常典型。

 当年,陈思进刚刚拿到硕士学位,根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可是,在美国找工作,很多公司对是否有经验非常重视。为了弥补不足,陈思进决定报名参加诺威克斯培训学校举办的培训,因为他们除了讲授理论课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操作项目。陈思进非常看重这一点,如果能够参与那些项目制作,就等于是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然而,这所学校的课程收费昂贵,每门功课 2000 美元,差不多是陈思进一个学期的学费。一共 5门课,要支付 10000 美元,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陈思进没有被吓退。他找到学校负责人进行协商,就像一个购物者找商场经理商量一样,提出打折方案:陈思进保证用半年时间学完两年的课程,同时做几个实战项目,而每门功课学校只收取 1000 美元。这个方案得到校方的认可。陈思进一下节省了 5000 美元,关键是半年后,他获得“两年实际工作经验”,为后来的求职奠定了必要基础。

 接下来,陈思进一心想进入华尔街工作,可是华尔街有华尔街的规矩,高级职员必须会说华尔街英语,这种英语频繁使用华尔街流行的专用词汇。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的陈思进,日常生活用语虽然很棒,但是对所谓的华尔街英语则一窍不通,这成为他进入华尔街的巨大障碍。如果再找个专门的学校进行培训,那么,昂贵的学费会使陈思进一贫如洗,因为每小时的收费是 150 美元。怎么办?陈思进想起了一个古老的交易方式:物物交换,他想,既然买不起,或许可以尝试着去与别人进行交换。想到这个方法,陈思进很兴奋,便马上付诸实施。很快他在一家图书馆里碰到一个义工,是一位退休的老华尔街人,名叫蒂姆,他对学习中文很感兴趣。陈思进大喜过望,主动提出教蒂姆学习中文,而且分文不取,条件就是让蒂姆教他说华尔街职业英语。七十多岁的蒂姆与陈思进一见如故,非常喜欢眼前这个好学的年轻人,便爽快地答应了陈思进的条件。于是,这一中一西,一少一老的两个人成了好朋友,每天碰面四个小时,陈思进用两小时教授中文,蒂姆用两小时教授英语。在学习中,陈思进一点都不敢怠慢,用心地学习蒂姆所教的每一句话,他明白这样的学习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物物交换”式的学习整整坚持了九个月后,陈思进那一口流利的华尔街职业英语已经足以令他的老师蒂姆赞叹不已,而蒂姆到此仅仅学会了几句简单的中文会话。

 

 “血拼式”求知,至少有两个结果:一是将知识的占有量最大化;二是将占有知识的成本最小化,而最大化和最小化的结果都一样,占便宜的永远是自己。陈思进的这种学习方式,还给人一个启示:不要认为学习是自己精力的付出,而应该看成是对知识这个“商品”的购入。对于年轻学子而言,这个认识角度的转换非常重要,有了这种转换,就会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攫取知识。 

(注:1、跨国金融商战长篇小说《心机》即将全新再版《绝情华尔街》(正在影视改编:http://url.cn/Y3xKpu);2、《思进看世界》系列第一部即将出版3、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三部曲第一部即将出版;4、由思进策划,由罗敷撰写的《这么慢,那么美》获得佳绩,持续热销榜TOP10:http://url.cn/Zo2hpWhttp://url.cn/Wj0OI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