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2P之殇折射居民资产管理困境

(2015-10-27 03:44:22)
标签:

杂谈

居民资产

金融监管

投资者

平台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P2P因其高回报率,成为深受投资者喜爱的投资工具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与股市一样,P2P的受追捧,凸显的是居民风险管理意识的匮乏。


P2P之殇折射居民资产管理困境
文/陈思进
 

  据媒体报道,一系列“双降”之后,“负利率”再现,如何防止“钱袋子”缩水,再次成为普通投资者关注的话题。而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的P2P则进入了许多人的视野。近年来全国各地P2P网贷平台数量快速增长,但平台运营方卷款跑路、停业倒闭等现象也频繁发生。据网贷之家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有近400家网贷平台出现问 题,其中6月单月就有125家,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9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031家,占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3448家(含问题平台)的近三分之一。
 

  此前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两万亿,全国个人可投资的资产达到一百万亿,全国可投资的一千万元人民币的高尽职人数达到了83万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了30万亿。


  而我们再看看目前资本市场基础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今年以来持续下跌,7月跌破5%收益线后,近期进一步下降到4.66%;而两年前的2013年9月同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还有5.1%。在资金较为宽松的背景下,不仅银行理财产品,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大额存单,以及互联网宝宝类产品、P2P网贷、互联网保险理财等在内的各类理财产品收益都在下滑。曾经以便捷及高回报吸引众多投资者的“余额宝”,近期收益率也下滑到3.2%左右,而两年前的“余额宝”年化收益率高达6%,最高时甚至达到7%以上。


  至于股市更不必说,6月以来“消灭”的一大批中产阶层,恰恰佐证着居民投资渠道的匮乏,才会使得大家一窝蜂进入这个高风险市场;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P2P因其高回报率,成为深受投资者喜爱的投资工具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与股市一样,P2P的受追捧,凸显的是居民风险管理意识的匮乏。


  在目前的国内市场,公民信用体系依然严重缺失,由民间金融无数次引发的资金链断裂,债务人跑路的现实案例中,无一例外是金融监管制度对民间金融监管的不完善造成的恶果。但在中国渐进式发展的经济金融体系下,先入场后定游戏规则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常态规则制定模式。


  中国现行的所有金融监管制度,无一不是由巨额资金换来的,不同的是过去是由国家银行来买单,每年央行巨额的呆账核销资金,都会催生相应的监管制度的完善。而此次冒出的P2P平台公司大量倒闭的风潮,将会建立相对于以往来说可能是最小成本的金融监管制度。而这一成本的降低,显然是以众多被P2P高收益所迷惑的普通投资者“大出血”为代价的。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P2P,应当遵循基本的风险控制原则。首先,P2P占全部投资的比例,不要超过三分之一;而这部分投资,至少也应当分散到3家P2P企业。此外,更重要的是,选择的投资平台,不仅要看回报率,更要选择股东具备可信度,企业排名靠前的。总之,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如果不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知识,最好不要轻易涉足。

 

    在此顺便提一下,有一国内老友告诉我,他曾注意到国内某家网贷公司(或P2P)用我的名字来背书,号称什么“外籍知名风控专家陈思进给力把控”。在此郑重声明:这纯属子虚乌有!

(注:1、详见即将出版的《思进看世界》;2、迄今最畅销的跨国金融商战职场小说《心机》(正改编成影视《绝情华尔街》):http://url.cn/LTsimN;3、近著《投资的逻辑》:http://url.cn/ftb53e;4、由思进策划,由罗敷撰写的《这么慢,那么美》获得佳绩,进入热销榜TOP10:http://url.cn/Zo2hpW;http://url.cn/Wj0OI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