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简单介绍一下北欧,将在思进策划,罗敷撰写的《大道至简——北欧人为何那么幸福》(暂名,即将出版)中全面介绍。
游走在欧洲各国城市街头,尤其是发达北欧,感觉那里骑自行车的人要比开汽车的还多。欧洲发达国家的居民有足够的钱去购买小汽车,而他们为什么更倾向选择骑自行车出门呢?
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5个近年来自行车销售量均大于汽车销售量。
就连法拉利和兰博基尼的故乡意大利,人们爱车如命,但去年的自行车销售近200万量,而汽车只有150万量左右的销售量。
哥本哈根,湖边有自行车专用道
在马德里街头,只有汽车挡住了骑自行车人的去路,汽车车窗就很有可能被疯狂的西班牙人敲打。据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自行车会占领部分街道,堵住汽车的去路。不管道路多么拥挤自行车照常“堵路”,汽车司机也没办法。
自行车停放点
以前有看过一位留学德国的中国学生话的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简图,有一幅画描述的是30年前欧洲人都开车,而现在欧洲人都崇尚骑自行车,而30年前中国人都骑自行车,而现在中国人都开车出行。
欧洲的自行车专用道,交通灯处还有小栏杆供骑车人等红灯时搀扶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很多国家经济受挫。原本计划买车的人很多都改买了自行车:-)自行车价格便宜,不用交保险费和各种税费等。在丹麦汽油价格近两美元一升,大多数个欧洲国家的汽油费用在1.5至2美元之间每升,而自行车出行却没有任何费用。
而且汽车在欧洲已不再是地位或金钱的象征,而自行车代表着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上下班高峰期不会像汽车一样遭遇堵车。我的一位荷兰朋友,拥有私人游艇、汽车,但对于市区内的出行他还是更喜欢骑自行车。他的理由是环保、健身、便捷。
丹麦人挺自行车的方式,很多时候都是不锁的
欧洲很多国家的汽车和地铁均设有专门的自行车停放处,方便骑自行车的人换成交通工具。据说德国为了鼓励自行车出行,他们正在研发靠气流助力的封闭自行车高速公路呢。
挪威,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富裕国家,人类发展指数常年位于世界第一位。值得我们赞叹的不仅是挪威的美景,更是挪威社会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指数根据出生时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计算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了挪威人免费的医疗和教育,加上超高的人均收入让挪威常年位居人类发展指数第一位。
挪威政府为民众建立起了一套从出生到死亡全面周到的福利体系。高品质的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就不说了。对于怀孕前工作未满6个月者妇女会得到每个小孩
36000克朗(约合3万人民币)的生育金。有工作的妇女如果不要这笔生育金,可得到10个月的带薪产假,或者一年的8成薪假。
挪威的小孩小孩生出生后到1岁每月可领650克朗(约合人民币600元)的补助。孩子在1-3岁期间如果父母不送其去幼稚园,每月可领3000克朗
(约人民币2500元)的补助,0-18岁每月还有每月910克朗的营养津贴。可以算算从一个挪威人出生到18岁,挪威政府投入数十万花费。
而挪威人长大工作了享受每年5个星期左右的年假。每年夏天挪威政府还会依据每个人的纳税额的12%作为旅游津贴补助挪威人夏季外出旅行。每年12月(圣诞节月份),民众享受五折的免税额,对于物价极高的挪威来说这是一笔客观的折扣,而12月份有事人们购物最多的季节。
挪威人的收入也是非常客观的,人均GDP高达10万多美元。在挪威随便找一个普通工作月收入都有两万人民币。挪威的最低工作每小时约合人民币100元,这一般是学生在商店兼职的收入。而当私人家庭教师每小时时薪有人民币360元以上。
挪威的贫富差距也非常小,从基尼系数上看不高于0.25,从实际生活上看挪威人会告诉你他的收入跟挪威国王差不多。“挪威国王吃黄油面包,挪威百姓吃面包黄油;挪威国王拿着滑雪板上山滑雪,挪威百姓也拿着滑雪板上山滑雪。”社会和谐让挪威人可以出门不用锁门。(转自leo环球旅行)
(1、《投资的逻辑》新鲜出炉:http://url.cn/ftb53e;2、由思进策划,由罗敷撰写的《大道至简——北欧人为何那么幸福》(暂名)即将出版;3、迄今最精彩跨国金融商战职场小说《心机》:http://url.cn/LTsim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