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利会让你富有,但变富得花时间:
大多数人在退休前一二十年才开始未雨绸缪,实际上,尽早开始储蓄是很重要的。
巴菲特是了不起,可他像这样当上数一数二的巨富是因为他60多年都是了不起的投资者。他现在600亿美元的资产净值里,有597亿美元是在过了50岁生日以后得到的。更确切地说,在60岁以后,巴菲特才拥有其中570亿美元。
巴菲特的秘诀主要是时间(虽然还有一些其他主要的因素);
2、影响回报的一个最大变量是估值,你根本不晓得估值会怎样:
未来的市场回报 = 股息率+收益增长+/-市盈率(估值)变化
股息率目前2%,估计每年收益增长的合理水平是5%,可市盈率就完全是未知数。市盈率体现人们的预感,谁都没办法知道今后大家怎么看待未来。
如果有人说“我认为大多数人2023年会比现在心情好10%”,大家可能说这人有妄想症。
但如果有人这么预计10年内的市场回报,我们管这人叫分析师;
3、简单通常比聪明更要紧:
如果有人2003年买了低成本的标普500指数基金,到2012年年底,可以收获97%的回报。
而道琼斯瑞信对冲基金指标的数据显示,股市那些高端大气的中性对冲基金同期平均市值还缩水了4.7%。
投资不像电脑,简单基本的方法可能比那些复杂高端的更有威力。
投资也不是打高尔夫,投机者很有可能用出色的成绩羞辱某些专家、老手;
4、股市大起大落的几率是100%:
大多数投资者理解股票可以产生更高的长期回报,但代价是波动性更大。
1900年以来,扣去通胀的因素,标普500年均回报率约6%,最高和最低的年底收盘价之间平均差距达到23%。
所以,下次要有谁费劲解释为什么市场涨跌几个百分点,那基本上就是在解释为什么春天过了是夏天。
曾经有人问老摩根市场今后会怎样,据说他当时回答:它会波动。
乍听起来,这样的回答是在敷衍搪塞,事实上绝非虚言。
5、金融圈大多是怪人、骗子和推销员:
大多数推销金融产品的人只对你的钱财感兴趣,因为他们可以借此收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