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思进
陈思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6,814
  • 关注人气:63,5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货币宽松政策走到了尽头

(2013-06-26 18:12:40)
标签:

境地

笔者

也就是

新兴市场

美国就业

  以产生危机的方式去拯救危机,即持续宽松货币和寅吃卯粮的经济政策,是无法根治问题的。

美国货币宽松政策走到了尽头

文/陈思进


  6月19日,就在投资者等待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是否释放缩减刺激经济措施的信号时,伦敦股市结束4个交易日的涨势,富时100指数(The FTSE 100 Index)下跌44.25点,至6329.96;爱尔兰ISEQ指数下跌了0.1%。

  当日,伯南克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如果经济如预测的那样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会从2013年晚些时候逐渐开始减少量化宽松(QE)的规模,并在2014年年中完全结束QE。

  伯南克的话音刚落,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立刻一片“跳水声”,股价、非美元货币以及大宗商品纷纷大跌。比如,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1.87美元,每桶报收104.25美元;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下跌2.07美元,每桶报收96.39美元;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下跌了1.5%;在6月20日早盘的交易中,德国蓝筹股DAX-30在法兰克福交易不久即下跌近2%;道·琼斯指数大跌200多点,国债价格大幅下滑带动了收益率的回升。

  6月20日,纽约黄金期货价格继续重挫,一度跌破每盎司1275美元,收盘大跌6.4%,报收每盎司1286.20美元,创下将近3年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亚洲新兴市场的股市和货币,也都随着投资者的逃离而双双齐跌。摩根士丹利除日本以外的亚太股指数下跌了3.5%,是2011年11月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澳大利亚股市下跌了2.3%,韩国股价下跌2.1%,触及7个月以来的低点。中国沪、深两市20日开盘低开低走,截至20日上午10时,上证综合指数下跌0.91%,深成指跌0.54%,创业板跌0.67%。香港恒生指数低开318点,台湾加权指数跌了60点,日本跌89点。全球金融市场一片血雨腥风。

  美国经济作为全球性的增长引擎,其政策转变的任何信号,势必引发市场的波动。而美联储在去年启动新一轮资产购置计划时曾明确表示,除非就业市场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即失业率降至6.5%以下,才会考虑减少刺激措施。但是,美国的就业情况是否真正改善了呢?

  6月初,美国劳工部发布的5月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失业率依然为7.6%。过去,我们总是盯着失业率来分析美国的经济状况,现在,让我们从过去3年的就业率来观察美国就业市场是否真正好转。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5月份的数据,截至4月,只有约58.6%的16岁以上的美国人拥有正式工作,这种衡量就业的方法,被官方称为“就业人口比例”,使得美国就业市场的状况异常清晰。目前,美国就业率徘徊于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上一次如此低的就业率发生在1983年。

  虽然美国公司已经开始聘用员工,但其就业机会增长的步伐仅仅与人口的增长保持同步,远不能弥补在经济危机中失掉的工作岗位。这说明即使货币政策再宽松,就业率也难以提高。这就是笔者反复强调的——以产生危机的方式去拯救危机,即持续宽松货币和寅吃卯粮的经济政策,是无法根治问题的。也就是说,如果用产生危机的方式能够解救危机的话,那当初就不会有危机了。

  继续宽松政策无限印钞(借债),其主权评级就会相应下调,到时再发行国债的难度也将增大,那么靠借贷消费的美国经济也会更快地进入通缩状态,即陷入“流动性陷阱”。因为低利率和宽松恰恰会激发通缩,长久的低利率和通缩最终将会“形影不离”,最后就像日本那样。

  由此可见,货币宽松已然走到了尽头,美联储可说是黔驴技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