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思进华尔街房产 |
文/陈思进
20年前,我在纽约勤工俭学时,在一家中餐馆送外卖。老板的远亲小刘,刚从福建偷渡过来,不识英文,普通话也说不利索,中文繁体字的报纸都看不太懂,连外卖都不会送,只能在店里负责打包干杂活。别看小刘因偷渡费欠下3万多美元,月收入又只有800美元,连本带息还债至少需要五六年。但他整日乐呵呵,哼哼邓丽君的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还常学着某部剧中的一句话:“不要担心,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我今后一定会有大别墅,孩子一大堆。”
是啊,多少人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追求着传奇般的美国梦。他们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后来,小刘从打杂做到厨师助手,最后做了炒锅,每月收入2000美元。6年后,他还清了偷渡费,还跟一个同乡的衣厂女工结婚,生了一男一女。10年后,竟然以“一胎化”为由,申请到“庇护”绿卡,在美国安顿了下来。唯一的遗憾是体现美国梦的大别墅姗姗来迟。可以想象,他的收入跟老婆打工的钱相加一年不过三四万美元,除去每个月的日常开支后几乎所剩无几,想要买一栋独立大屋,在正常情况下,简直犹如天方夜谭。
小刘眼看周围的好些亲友申请到了贷款,买下大房子。要强的他也去
银行申请,却被银行拒绝了。尽管,银行开始放松信贷,但他们夫妇的年
收入实在太低,银行告诉他连最次级的贷款都办不下来。
到了2004年,小刘的同乡中间奔走相告:“超低息的房贷,不查收入,不查信用,人人可以买房子!”他听了眼睛一亮,连忙去银行申请,顺利得简直无法想象!他贷到40万美元,每个月只需支付1.25%的利息,合1333美元而已,比他们的1500美元的房租还要便宜。他和老婆毫不犹豫马上买下40万美元的独立房子。虽然房子旧了一些,也不是什么好地段,但总算“拥有”自己的房子了。
买下房子不久,小刘给我来电话,激动地告诉我,美国真是个神话世界,居然想什么来什么!他兴奋地请我到他的新居去玩。我一听很纳闷,我知道他们的收入状况,怎么买得起40万美元的房子?
到了小刘家,为了表明他真的拥有了大房子,居然把信贷材料拿给我看。我仔细一瞧,小刘的贷款合约属于当时的一种金融新产品,叫“Option ARM”(选择性浮动利率房贷)。这种房贷在头5年不用还本金,支付低利息即可(就像信用卡一般)。当时房贷的浮动利率是3.25%,小刘选择(其实是银行替他选择)了每月支付1.25%的利息。5年后那少付的2%的利息将加入到40万美元的本金之上,然后再连本带息支付贷款。我不禁替他担忧,5年之后他能付得起吗?!
我将实情告诉了他。他大吃一惊!他老婆当场哭了出来。第二天他去了一趟银行,回来后兴奋地给我来个电话,叫我不用担心。银行说了,房价肯定每年都会朝上涨,像他这样的房子5年后说不定能涨到80万美元,到时候大不了把房子卖了,不仅还了银行的钱,还至少“赚”个30万美元,怕什么!
我本想告诉他,房价是不可能一直上涨的,但又不愿伤了他,只能祝他好运了。
后来,我的担忧成了现实,与2004年相比,小刘那个区域的房价已经跌去了25%。目前,银行的房贷利率是6.5%,再将2%利息全部转为本金,他的贷款增加到42万多,小刘必须每月拿出2528美元来支付房贷,这
几乎是他们全部的税后收入。警醒的一句话:“Option ARM”是银行家的美国梦,却是低收入者的噩梦啊!
(《华尔街金融真相》,当当:http://url.cn/2u4YGY 卓越:http://url.cn/4CHDb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