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价“虚高”背后的推手

(2012-02-09 05:49:19)
标签:

美元

石油

股票

黄金

金融危机

陈思进

财经

文/陈思进

在上篇《买黄金抗通胀不靠谱》里,我向大家分析并展望了2012年黄金市场的走向。其中提到金价将会大起大落,除了我分析到那些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即使基本面并没有根本改变,但因为市场上真正流通的黄金不多,只要有几个机构借着所谓的Breaking News(突发新闻)炒作一下,时而买多,时而做空,金价就会大起大落,像坐过山车一般,事实上从上周的金价图(http://url.cn/03EVSv)就已经看出端倪了。
另外,我还提到,从历史上来看,每盎司黄金和每桶原油的价格在多数时间呈15比1。有听众在我微博上提问,那么油价要是一路上涨到每桶400美元,那黄金岂不是能够上涨到每盎司6000美元?

问得好。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简单分析一下油价的走势。

在达沃斯年会开幕前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的最新预测,特别强调油价将因供应短缺的担忧,而居高不下,成为大宗商品总体下降趋势中的例外。近期,由于利比亚石油供应的中断,以及对伊朗局势的担忧,特别是伊朗将停止向欧洲出售原油的预期,直接地反应在近期的伦敦和纽约交易市场上,使得上个月的油价始终在每桶100美元上下高位游弋。

事实上,今天的原油价格已违背了传统的供求法则,油价控制在一个精心设计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四大英美石油公司的手里。可以说高达60%的原油价格,纯粹是被大型投行和对冲基金炒高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

首先,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 in New York)和伦敦ICE期货交易所(the ICE Futures in London),是这场游戏至关重要的两个角色。第三个比较新的石油交易所,是迪拜商品期货交易所(DME),其董事会的大多数成员全都是美国或英国公民。他们通过西德克萨斯中质(West Texas Intermediate)和北海布伦特(North Sea Brent)这两个等级的原油期货合同,控制着当今全球的基准油价,再反过来设定大多数所谓的“自由”交易的石油货量。

但是,油价是由屈指可数的那几家从事石油交易的大投行,在极不透明的情况下确定的。比如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他们对谁想买进,谁又想推销原油期货、或石油衍生证券合同了如指掌,以此来设定现货原油的价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陌生的“纸上石油”(paper oil)的新世界。这一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who controls the energy can control whole continents……”(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过去的几十年,国际原油期货等不受监管的衍生产品交易,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导致石油生产国OPEC不得不倒向华尔街,使油价的投机泡沫越吹越大。

2006年6月,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有大量的证据证明……是投机炒作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显著上涨”。尽管石油是特殊商品,用光就没有了,但由于石油的定价权掌握在少数金融资本的手中,因此油价经常完全背离供求法则,忽上忽下摇摆不定。比如在2008年1月,眼看油价已冲破每桶100美元了,高盛的多位分析师故意制造舆论,宣称油价将要突破200美元,甚至400美元一桶。自那之后,油价果真一路飙升至110美元、125美元、135美元、145美元一桶。

那么,油价真会一路决尘冲上九霄吗?

让我们再接着回顾2008年,当8月份油价飙升至每桶147美元时,突然掉头向下大幅下跌,让做空油价的投行大发横财,而在高位接手者自然损失惨重。

其实,当油价涨到一定的水平,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陷入深度的衰退,欧美国家的订单将不再发到人工低廉的国家,比如中国。因为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势,无法与高油价抗衡,在太平洋航行的货轮上,集装箱里的货物将变成一桩桩“消弱回报率”的买卖。而当油价处于高位时,人们会自然减少开车、减少旅行,如美国人在2008年8月的行车里程与2007年8月相比,就减少了150亿英里。

掌握了上述的基本信息资料,机构便可以在2012年的适当时机,选择做空或做多石油期货。一个常见的投机策略是,由于石油交易是以美元结算的,所以当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美元贬值时,那些对冲基金的投机资本、甚至普通基金,都会“绝望”地想要进入更有利可图的市场,就会卖空美元并做多石油,油价因此上涨。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美国需要强势美元维持其霸主地位,因此油价不会长久高企。

而对于普通散户而言,炒作石油期货就不合适了,这和炒作纸黄金一样,风险太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