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失业率下降,为何市场依然不看好

(2011-12-31 04:52:02)
标签:

失业率

金融危机

货币

美国

经济增长

陈思进

杂谈

    文/陈思进
 
    之前,美国官方公布了一个“好消息”:11月份的失业率为8.6%,相比10月份下降了0.4%,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不过,这个好消息并没有带动市场,股市依然上下徘徊,大宗商品包括重金属,特别是黄金大幅下挫,金价一度跌破了每盎司1570美元。

  为什么美国就业数据向好,对市场却毫无起色呢?

  首先,失业率8.6%这一数据,是来自美国政府每个月对失业的例行抽样调查,惯称U-3失业率,U-3失业率的准确性很低。而据shadowstats.com的分析(简称SGS),目前美国真实的失业率其实是22.6%,接近U-3的三倍。除去U-3与SGS之外,另一种统计为U-6。根据U-6的推算法,目前美国的失业率是15.6%,年轻人的失业率则更高,所以,无论怎么看,美国的失业率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善,依然高企不下。

  而失业率又是房市最大的杀手。美国房市从2006年7月开始已经下跌五年了,目前依然处在下跌中,跌跌不休。如果房市进一步下跌的话,负资产家庭会越来越多,那么法拍屋的数量就将跟着上升,金融机构也将继续沦陷(美国迄今已有600家银行濒临破产或倒闭),各行各业便会连带着进一步受损,就业率不上去,美国中产阶级就将在危机的阴影下挣扎。

  其次,由于欧债危机的风险还在持续,甚至会加深。表面上看欧洲央行跟美联储一样持有两大“法宝”——降息和量化宽松,依靠这两大法宝,主权债务危机至少可以暂缓,国债收益率也不会像火箭般的上升。但欧洲央行的难处就在于不能触怒欧元区的老大德国。因为德国在1920年曾经历过一场恶性通胀,那场危机将德国拖入了深渊,德国人永世难忘,所以,“印钞”在德国是最不得人心的!因此,欧洲央行难以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一来,对短期市场而言就不会有重量级的利好消息。

  而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欧债危机使欧洲多个国家政府已被迫大幅削减开支和减债,欧洲富裕国家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增长毫无起色。欧盟多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经济都将受制于紧缩开支的牵扯,债务危机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大幅下降,需求减少,资产(如房地产)和大宗商品都将进一步大幅回落,预示着全球经济将面临萧条。

  IMF总裁拉加德更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危机完全没有止住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从此次危机中幸免。”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可能陷入像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

  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不继续货币宽松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将加剧,再加上欧债危机的深入,投资者会觉得救市无望,所有这些利空自然都反映到市场上,美元因此而走强,使原先所谓黄金保值的基础不复存在。大宗商品,包括重金属,特别是黄金的大幅下挫都在预期之中。金价和货币宽松程度,也就是说和通货膨胀成正比,所以从整个经济形势来看,金价的十年持续上涨阶段,可说告一段落了。

  其实经济危机本来就是对经济的纠偏,是一种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就像发烧是人体的免疫功能一样,起到警钟的作用。经济本该符合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般的自然规律,但往往由于政府的过度介入,人为的过度救市,很多时候恰恰将小病拖成大病,使良性肿瘤演变成癌症。就像麦克杰克逊的私人医生康拉德莫里,明明知道麦克在使用药物,他非但不阻止麦克,反而给麦克加大剂量,致使麦克用药过度,结果发生人所不愿看到的悲剧。(我在其他文章里,曾专门谈了这个问题,目前全球的经济危机,本身就是这些年来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如货币宽松,过度信贷,寅吃卯粮,而政府如果再用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去救经济危机的话,就将“使良性肿瘤演变成癌症”。)

  要走出全球经济危机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只要回归常识即可。比如你家亏空了,怎么办?无非是开源节流,开源——努力多赚钱,节流——勤俭节约,尽快去杠杆化,把钱还上。也就是说,必须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刮骨疗毒甚至断臂疗伤,然后慢慢地疗养生息,恢复健康的肌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