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业恐慌催生美联储

(2011-12-04 21:45:46)
标签:

银行

海因茨

纽约

摩根

莫尔斯

杂谈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建立起了联邦储备银行。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银行业恐慌,在私人利益之间和政府集中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监督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的信贷权利等。

银行业恐慌催生美联储——说不完的华尔街(四)
文/陈思进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建立中央银行的呼声,源于1907年大恐慌(即银行挤兑潮)。当时一个叫海因茨(Augustus Heinze)的纽约人,靠走法律的灰色地带——采矿法,掘到了“大金矿”。此人绝顶聪明,但臭名昭著,因此而成为蒙大拿州的铜业巨子。

  1906年,海因茨把采矿利益卖给了一家矿业公司,净利1000多万美元(在当时1000万属天文数字)。海因茨带着钱回到纽约投身银行业,担任了6个国家银行、10个州银行、5个信托投资公司以及4个保险公司的董事或总裁。

  人心啊,永远都不知足,真是欲壑难填!

  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海因茨在1907年策划操纵联合铜业公司的股票。虽然联合铜业公司只具有中型规模,原本掀不起大风大浪,但海因茨操纵股票的阴谋失败后,却暴露了一张相当复杂的银行高层关系网。海因茨的触角伸得很远,他与纽约银行界的巨头之一——莫尔斯(Charles W. Morse)关系密切。莫尔斯直接控制着纽约的3个国家银行,同时还是其他4个银行的董事。

  金融机构之间这种密切的关系曝光后,令储户焦虑的情绪立刻升温,他们唯恐银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担心一旦银行倒闭本钱不保,因此立刻想把手中的票据(债券、存单等)兑成现金。

  大恐慌终于在1907年10月16日爆发了。由于银行不可能(现在依然不可能)保持100%的存款准备金,当恐慌引爆后,便无法以足够的现款兑现给储户。人性的疯狂不可抵挡。担心兑不了现的储户们蜂拥而至,他们首先冲着海因茨任职的摩肯泰国家银行挤兑现钞,然后又纷纷转向莫尔斯任职的国家银行,致使银行门前人山人海,人潮如涌。

  在这紧急关头,纽约票据交换中心(职能是票据清算)——一个由纽约银行成立的私人机构,立刻派人评估分析海因茨和莫尔斯任职的银行资产。经过审查评估,票据交换中心表示他们将出面担保摩肯泰和莫尔斯的银行。但是,为了银行系统不受海因茨和莫尔斯的污名牵连,便强烈要求海因茨和莫尔斯退出银行业。

  在公众强大的舆论和同行的压力下,海因茨和莫尔斯于10月21日(礼拜一)被迫离职,银行在替换了管理高层后重新营运,挤兑潮暂且停止。不料,当储户们刚把从摩肯泰拿出来的钱又陆续存到纽约其他银行时,礼拜一上午刚刚遏止的挤兑潮,到下午又开始了。这次是冲着纽约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而去。事实上,这才是真正大恐慌的开始。因为有消息透露尼克博克信托投资公司总裁巴尼(Charles T. Barney),也参与并下注了海因茨设下的赌局——操纵铜业公司股票。这个消息一经公布,便重新燃起了挤兑的火焰。

  尼克博克信托投资公司,是1884年由金融家JP摩根的同窗好友埃尔德里奇一手创办,是当时全美第三大信托投资公司,其主要业务是作为受托人,为个人和企业进行理财服务。埃尔德里奇任第一届总裁。到了19世纪90年代,埃尔德里奇退位,由罗伯特·麦考利接任总裁,巴尼担任副总裁。麦考利退位后,巴尼便自然而然坐上了总裁的宝座。巴尼无力抵挡高利润的诱惑,以数百万美元的银行资金,倾倒在海因茨设下的赌局里。

  恐慌开始的头几天,纽约国家商业银行还发放贷款给尼克博克信托公司,以期暂缓储户的挤兑。可是到了10月21日,纽约国家商业银行突然宣布:拒绝贷款给尼克博克信托公司,不再充当结算代理人的角色。新闻公布后,立刻加剧了市场的恐慌程度。那天夜晚,纽约最著名、最有号召力的金融家摩根公司总裁——JP摩根,急忙从弗吉尼亚赶回纽约。他召集纽约银行界的高层开会,讨论如何制止大恐慌。

  在摩根家的大书房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城市银行(花旗银行的前身)总裁斯蒂尔曼、第一国家银行的贝克,还有几个负责评估资产的年轻金融专家,专家中有一个名叫斯特朗的银行家(大恐慌后参与建立了联邦储备系统,担当了第一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直至去世),时任信孚信托公司副总裁,他向摩根汇报说,他无法在短时间内评估出尼克博克的财务状况。

  在有限的信息情况下,摩根不愿意采取救援行动,他决定停止援助尼克博克。摩根的决定开启了先锋,其他银行一一跟进,全都作出停止援助的决定。银行之间的信贷一停止,货币立刻紧缩。

  巴尼听到摩根的决定急疯了,他要求会见JP摩根,请求摩根出手援助。巴尼的请求同样被摩根驳回,无奈中巴尼被迫离职,此时尼克博克的丧钟也敲响了。10月22日早上9点,尼克博克一开门,储户们便纷纷挤在银行大门前,吼叫嚷嚷着要求拿回存款,场面混乱不堪,不得不出动警察维持秩序。挤兑持续了3个小时,直到中午12点被迫暂停营业,尼克博克总共兑付现金800万美元。

  大恐慌最后是如何被遏制的,下篇再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