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议唐骏:保持缄默

(2010-07-09 00:31:56)
标签:

陈思进

唐骏

博士

普通大学

金融管理

反比

文化

   文/陈思进

  
   得知唐骏的“真文凭假博士”(西太平洋大学的文凭是真的,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是假的)事件,又看到了他那西太平洋大学一大串“显赫”校友的名单。感觉很悲哀!悲哀的是,中国人太再在乎学位和学历了。在国内,假设不是凭着这个博士学位,他们中能有几个海龟升到高位?!


    其实,博士不过是在某学科的某一领域里,研究到了一定的程度,和一个人的能力,特别是情商和才商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甚至成反比。

 

    事实上,在欧美拿博士非常难,又费时,又费力,除了有志成为科学家或教授的人,一般都是敬而远之的。我好些哥们儿,前后花了5、6年,最后终于拿到了名校的博士,却连个专业对口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再接着做“博士后”(其实就是教授的廉价劳力而已)。失去了斗志,可以想象就这样直到终老。说句不好听的笑话:“读博士读傻了”。

 

    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有个远亲在德国,德国读书不花钱,还有生活费,于是这位远亲就一个博士接着一个博士的读,目前已然拥有三个博士学位了,真可谓“职业博士”……

 

    相反,我在华尔街这么些年,周围的确有不少名校毕业的博士,但只是在第一次找工时“显摆”一下,接下来就看你能力了。好些做得很好的交易员,基金经理都不过是普通大学的硕士,甚至学士而已。在金融管理等好些软性职业中,学位学历有什么关系呢?

 

    本来有没有博士学位无所谓的,唐骏是微软出来的,比尔盖茨学士都不是,不是照样成功。不过,事已至此,越描越黑了,我建议唐骏,就不用什么打官司了,还是保持缄默吧。

 

    同时,希望通过这次事件,大家来反思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人才?

 

(感谢众网友对这篇博文的关注!
 
请注意,我并没有说有能力就能不讲道德和诚信,更根本没有支持唐骏造假之意,道德和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没有道德和诚信,能力再强也没有用。连唐骏自己都说过,要做事,先做人。
 
只是这些不是这篇文章谈论的要点。现在国内,一块砖头扔过去,可以砸到三个博士、两个EMBA、五个CEO。唐骏那些西太平洋大学的海归校友们,要不弄个什么“博士”,恐怕连海归都难……而我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无需太在意一个有病的鸡蛋,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那个生下病蛋的鸡上,显然唐骏“学历门”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希望通过这次事件,大家来反思一下,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是真正的人才?是不是用人机制出了问题?
 
我觉得有些网友,喜欢将别人的文章,朝着自己的思路上引,一旦没有陈述出他的想法,就用臆想来指责。看文章请仔细,至少要看懂一篇文章的立意,以免鸡同鸭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