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率使得危机结束遥不可及
(2009-03-09 20:07:19)
标签:
陈思进华尔街裁员财经杂谈 |
3月6日最震惊的新闻,莫过于美国的失业人数创下26年来的新高点。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单单二月份,就有65万1千人失业,失业率从7.6%,上升到8.1%,比经济学家预测的7.9%,高出零点二个百分点,超过了1983年。而失业率的单月攀升率,是1945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水平。
美国和加拿大直线下跌的股市,重创了投资者的信心。这次经济衰退,甚至比上世纪大萧条还严重。过去12个月,已有5百万人丢了工作,目前,至少1千2百50万美国人失去了工作。未来几个月,裁员的速度有增无减,预期失业率将攀升至10%。
很显然,这次金融危机还远未结束,房市股市还远未见底。
事实上,失业率百分比的计算,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和积极寻求工作,但在特定的时间内(通常为六个月),无法找到工作的人数之比计算的。因为沮丧的失业者(discouraged workers),在寻找工作期间,感到就业市场前景黯淡,根本无法找到工作。因此,过了特定的时段,这些人便不计算在失业或在职上班人数之内。美国和加拿大的失业率计算公式如下: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在职上班人数 x 100%
值得注意的是,失业人数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像产假离开工作岗位,也领取保险金,这便不能算在失业人数里。显然,官方的8.1%的失业率数据,其实是远远低于真正的失业率的。
面对震惊的失业率,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8千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同时指出:“这个恢复经济的计划,不会使我们的经济好转或解决所有的问题,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耐心。”
白领专业人士丢工的情况也相当严重,二月份,大约有18万白领失业,纽约成了重灾之地。预计华尔街还将砍掉5万个职位。
我纽约的一个哥们儿,91年进入一家美国的保险公司工作,在那公司一干17年。那公司和过去绝大多数的日本公司一样,号称永不裁员。虽然薪水福利比同类公司稍差一些,但冲这份稳定,进公司的人一扎进去就不动窝了。
我那哥们儿也不例外,工作两年后,存下首期买了一套25万的房子。过了两年,又回国娶了个舞蹈学校的老师,成了家,生了两个孩子,真是其乐融融。不过,四口之家最好是四睡房,再留一间做客房。07年底,小房换大房的机会终于等到了,当时房价已跌了一年,长岛有一幢四睡房的别墅,市值曾高达130万。我那哥们儿“狠狠地”杀了价,开价100万。还真买了下来。
谁想到,去年7月,我那哥们儿被解聘,接到通知的那天,差点儿晕过去。他在保险公司17年,只要再撑一年,哪怕经济再不济,也能申请退休,退休后工资打6折,加上老婆舞蹈老师的收入,照样可以舒舒服服,房子按揭也没问题。现在倒好,退休金拿不到,工作至今没有着落,公司的遣散费支撑了八个月按揭,失业金上个月也领完了。而太太因为经济萧条,收入也大幅缩水。眼看“美国梦”将变成噩梦。
这些日子,美国和加拿大常常耳闻全家灭门的惨剧,我便时常打电话,安慰我那哥们儿,在这危机当头之时,要向老美学习,好些过去年收入百万的银行家和高管,丢了工作后当起了中、小学教师、商店营业员、救火队员、警察、邮递员。只要能养家,随便什么工作都去做。
昨天看到中国首批购房团抄底美国无功而返。那个团去了赌城、洛杉矶和旧金山。他们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说:“虽说这些城市的房价已经比北京和上海都便宜了,但感觉还远未跌到底。”他们的感觉是对了。事实上,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房价是否合适的问题,而是失去工作的人买不起房子,兔死狐悲的心态,使没丢工作的人担心饭碗不保,有谁还会问鼎房市?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最大。富人尽管财产缩水,亿万富翁成了千万富翁,可还是富人;穷人反正本来就是穷人,这次金融危机,反倒使得他们的心态平和了;而原本有一份体面工作的中产阶级,一旦失业,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希望渺茫,不久就会降为穷人,尽管日子还能过去,但对身心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实上,这次金融危机,正使得中产阶级迅速的消失。而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基石!
现在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了美国政府,奥巴马的最新救市计划,准备把救市的钱直接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中,希望这一计划获得通过。希望我那哥们儿的美国梦不至于破灭。
希望严寒的冬天终将过去,春天尽快来临!
2009年3月8日
(印刷媒体与商业网络媒体如要转载,请与yumeidai@hotmail.com联系,征得同意方可转载。非盈利网络转载需要注明出处和博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