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健身大会参展和培训工作结束,马不停蹄,中午出差去辽宁。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去工作。
健身行业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让未来行业内的教练不断在本质上深入认识和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健康与运动的关系,否则健身行业的前途不堪设想。
2002年我之所以放弃了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而专心研究教学,就是意识到健身行业会走到今天这种不尴不尬的境地。行业内的很多人总是说,国外健身行业怎样领先,如何先进,而实际上就美国来说,健身行业做得也并怎么不成功,把一个不成功的模式拿来复制的结果,而且还复制成“山寨版”,其结果必然是现在这种状况,靠“崇洋媚外”救不了中国的健身行业。
从2003年进入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以来,首先接触美国倍力的培训,之后,多年以来接触了太多外国人的培训,他们从2004年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能够打动我们啦!现在国外的培训也只能“忽悠”二、三线城市的教练。国外的各种所谓的“先进”健身器械的“侵略”也将告失败,为什么呢?“人在做,天在看”,靠“忽悠”,肯定走不远,今年北京国际健身大会一些著名国外健身品牌展位规模的缩水就已经说明问题。其本质性的原因对于那些不懂专业的经营者们是永远搞不清楚的,他们只能把原因归于健身行业不景气,已不是一个投机赚钱的时期了。
有关健身行业模式问题的思考,答案越来越清晰,该是我们……,努力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