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良在创办奉天储蓄试办所成功的基础上筹办股份制银行
(2019-03-09 15:11:54)
标签:
张志良奉天储蓄试办所张作霖何廷栅丁广文 |
分类: 奉天现代民族工业奠基人张志良 |
《奉天现代民族工业奠基人张志良》连载十七
金融是各业之首(本书二级标题即小标题)
对于奉天省严峻的金融危局,奉天督军兼省长公署监印官兼东三省官银号总稽查张志良忧心如焚,他本自少年起就有志于实业救国,愿为发展民族经济尽绵薄之力。而如今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景象安在哉?
张志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不再等、靠、要,而是要行动起来,自己动手,与外国人争夺利权!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理,如欲兴办实业,首先得有资金。所以,张志良决定从金融行业这个瓶颈入手,开拓一条发展奉天民族经济的道路。
张志良在民国成立以后就开办了一家银行,是在1912年以后,具体年份不确定,这家银行叫做“储蓄试办所”。
此外,据沈阳金融博物馆记载,奉天兴业银行除设一批分号之外还设了22个附属营业点,张志良创办的利达公司兼营规模较大的第一个营业点。这两项举措为张志良创办银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储蓄试办所”经过几年的运营,取得很好的业绩,张志良就着手扩大营业规模,筹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
1917年4月的一天,张志良邀请一些具有同样忧国忧民意识的奉天头面人士一起商量。这些人士中有何廷珊、丁广文、李善普、刘东藩、鲁宗煦、范可宗、汪芝云等人。
张志良在商谈会上表述自己的想法, 以下是张志良讲话原文:
我奉生活程度向较内地为低,自前清之际,叠遭兵燹,人民生计渐蹙。加以钱法毛荒,金融紊乱,实业凋敝,个人社会挽救无方。于是外人乘机分设银行,以无限制不兑换之纸币吸收利源。且抵押担保必须指定不动产,履行衍期勒交管理,满铁沿线一带,时起债权债务之交涉,官民交受其病。复有当商营业利率之重直至六七分,回赎之期不过五六月,苟县城乡大街小巷到处有外侨之质肆。民间遇有急需,苦无专营借贷机关,不得不饮鸩而止渴。尚望普通社会生计之发舒乎!鄙人嵩目时艰,勉图救济困窘,至是振兴我奉经济,实乃我辈当务之急,而首要之务,当以创办奉省金融机关为最迫,列位以为然否?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奉天省生活水平一向较内地低,自前清开始,又屡次遭遇战争,人民生活渐渐的越来越困难。再加上奉票贬值,各行各业都日见萧条,政府和老百姓都没有办法解决这种困境。于是外国人乘机到处设立银行,无限制的发行不兑换的纸币进行剥削。而且他们向外贷款时必须有不动产抵押担保,还款期限超过时强迫交付高额违约金,满铁沿线地区,经常起债权债务纠纷,政府和老百姓都深受其害。而且贷款利率高达六七分,还款期限不过五六个月,城乡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外国人横行霸道。民间遇有急需用钱的时候,找不到能够借到钱的地方,不得不向外国银行借贷,就像饮鸩止渴。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指望人民生活过得好吗!我目睹当前社会的困难情形,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良策,所以振兴我奉天省经济,实在是我们当前急需要办的事情,而要振兴奉天省经济,则以创办奉天省金融机关为最迫切,各位认为我的想法怎么样?”
大家表示赞同张志良的想法,纷纷畅所欲言,对于这个议题的方方面面进行必要的补充,使之初步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向。
张志良将这个动议及与上述人士商讨的结果向张作霖汇报,张作霖大加赞赏道:“惠霖兄(民国时期人们谈话时,称呼对方的‘字’,而不直呼其名,而且不论年龄,一律称对方为‘兄’)真有你的,哈哈哈,还是你脑瓜聪明,我怎么没想到?好,我支持你,若是早有这个银行,何至于现在把我憋的如此狼狈啊?”张志良道:“雨亭兄,承蒙你的厚爱,志良我定不辱使命。但是,我们要办的银行是为普通商民着想,一方面提倡节俭之美德,将个人素日盈余之闲钱进行储蓄博利;另一方面对有兴办工商业志向而缺少资金之人士给予贷款;但是,不参与政府的金融往来。”张作霖说:“行啊,只要这个银行办得兴旺,必将大大促进我奉天省经济繁荣,事业旺盛。政府的责任不就是带领人民共谋福祉,振兴国家实业吗?这可是殊途同归的事情啊!”张志良道:“感谢雨亭兄的理解,愚弟一定竭诚奉公,加紧筹措,力争早日完毕其功。”二人相谈甚欢。有了张作霖的支持,张志良开办银行的信心和干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