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镜_
张镜_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497
  • 关注人气: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十九

(2017-06-14 19:05:39)
分类: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

第十  阎宝航创办贫儿学校

  第一节  阎宝航创办贫儿学校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倡导兴办新式国民教育。但是,当年的奉天城内仅有几所公立小学,再有就是一些“私塾馆”。贫苦人家孩子压根儿就没钱读书。

  1918年4月,在奉天省城出现了一所学校,叫”奉天贫儿学校”

  这所学校是阎宝航创立的。阎宝航,字玉衡,1895年4月6日出生在海城小高丽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阎宝航在奉天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实习后,在一所私塾教学,他经常参加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的集会。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位于德盛门(大南门)内。当年,德盛门(大南门)、天佑门(小南门)内一带的居民,大多是贫苦人家。街头巷尾,经常有三五成群的贫苦人家孩子四处游荡。这些孩子个个蓬头垢面、污言秽语、嬉笑追逐、扬土投石、打架斗殴、调皮捣蛋。

  阎宝航是贫苦农家子弟,幼年失学,几经周折后才得到读书机会。眼见得这些贫苦人家孩子不能上学受教育,阎宝航心情非常沉重。他认为,不普及国民教育,便何谈富国强民。于是,阎宝航向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提出,借用景佑宫(现沈河区朝阳街文庙北巷)破庙,创办义务教育学校。当时,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正在倡导社会服务。阎宝航的想法,与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不谋而合。于是,阎宝航四处奔走,筹集到一些经费,最终为贫苦人家孩子们创办起一所免费学校。

  1918年4月18日,古老而残败的景佑宫门口,挂上了奉天贫儿学校的牌子。奉天贫儿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专收无力就学之贫苦儿童,授以生活必需之知识技能,并注重道德教育,以完全其人格。”

  奉天贫儿学校成立之后,阎宝航便来到大南门、小南门内一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登门招生。

  听说奉天贫儿学校不仅不收学杂费,还免费供给书本、纸笔、石板等文具,一些贫苦人家的家长十分高兴,同意让自家的适龄儿童上学读书。但是,大多数家长心里都在犯嘀咕:“这世道哪有这等便宜事儿?还是等等看再说吧!”结果,阎宝航辛辛苦苦奔走了好几天,仅仅招来10名学生。与此同时,阎宝航请来抱有教育救国思想的学友张璞山、张怀谦担任义务教员。奉天贫儿学校开课了。然而,教室里只有几条长凳,学生们坐着念书尚可,但是写字时,学生们就得跪在地上,把长凳当作课桌。忙活、劳累一天之后,阎宝航便睡在景佑宫的香案上。冬天,学校没钱生火取暖,下课后,老师便带领学生们到院子里跑步暖身。当时,老师还编了一首歌:“室不蔽风寒,阴森破庙两三间;筚路蓝缕就开篇,设备自难全。跪写捧书念,冬日阳光下取暖;师生意志坚,弦诵不辍乐陶然。”

尽管学校环境艰苦,但老师教学却十分认真、热心;学生们每天读书、习字、演算、唱歌、操练、游戏,一改往日粗俗、顽劣习气,学习成绩日渐长进。家长们便逢人夸奖奉天贫儿学校。一来二去,原先心存疑虑的贫苦人家家长们,纷纷领着孩子前来报名入学;生活较为宽松的居民们,也想方设法把孩子送来读书。学生逐渐增多,学校便分成两个班级上课。

关于奉天贫儿学校,因为以后张志良为贫儿学校捐献巨款,历史资料上了两个版本,一是说张志良为阎宝航的贫儿学校巨款,另一是说张志良为郭松龄夫人韩淑秀创办的贫儿学校捐款,似乎除了阎宝航的贫儿学校外,奉天还有一所贫儿学校。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是讹传。奉天只有一所贫儿学校,即阎宝航的贫儿学校,只不过后来韩淑秀来到该校担任义务教员,韩淑秀没有自己创办拼儿学校

  第二  张学良就学讲武堂    

  1918年7月22日东三省官银号发行汇兑券一千万元,即一二大洋汇兑券。汇兑券除流通于东北地区外,还流通于直隶省一部分地区。   

  1918年9月7日,徐世昌总统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  

  1918年秋,一个叫郭松龄的人阔别6年后重新返回奉天省城。

  郭松龄本是奉天省沈阳县人,字茂宸,1883年出生于奉天省城东郊渔樵寨村

  1905年秋,郭松龄进入盛京将军赵尔巽在奉天大北关设立奉天陆军小学堂学习。

  1906年,郭松龄进入赵尔巽在奉天陆军小学堂内增设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学习。

  1907年,郭松龄毕业。见习期满后,充任盛京将军衙门卫队队官(相当于连长),得陆军统领朱庆澜赏识。郭从此与朱结成亲密的部属关系,并长期追随在朱的左右。

  1909年,朱庆澜调入四川驻防,任陆军第三十四协协统。郭松龄随他一同入川,任第六十八标队官。

武昌起义后,四川各地纷纷独立,成都成立了“大汉四川军政府”,朱庆澜任副都督。但不久,川籍将领鼓动地方军队发动兵变,朱庆澜与客籍将领被迫离开四川。与朱有密切关系的郭松龄也无法立足,辞职回到奉天。

    历史上,说郭松龄追随孙中山是不能成立的。清帝退位后,郭松龄入陆军大学学习。1916年,从陆军大学毕业的郭松龄南下广东,这段日子,是他可以被称为“追随孙中山”的唯一一段时间。

  但他南下广东并非为了追随孙中山。1916年郭松龄的老上级,有知遇之恩的朱庆澜出任广东省长,郭松龄南下,正是投奔老上级去了。在朱庆澜的关照下,郭松龄先后任粤、赣、湘边防督署参谋、广东省警卫军营长等职。而直到1917年7月护法战争时,孙中山才来到广东,受到朱庆澜的支持,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这期间,未见孙中山对郭松龄有何“重用”,仅安排其到韶关讲武堂做教官。事实上,郭松龄对于孙中山及其国民党的政治评价并不高。郭松龄的友人齐世英记载,曾亲耳听郭松龄对其的评价“连广东都搞不好,都统一不了,还谈什么?”随着同年段祺瑞将朱庆澜调离广东,失去了靠山的郭松龄也离开广东返回奉天。

1918年末,回到奉天的郭松龄经陆大同学秦华(时任督军署参谋长)的推荐进入督军署任少校参谋。    

  1919年3月,张作霖在原陆军27师随营讲堂原址重新开办讲武堂,校名定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隶属东三省巡阅使署,先后举办八期。讲武堂改总办为堂长,由张作霖兼任,委任熙洽为教育长、孙旭昌为总队长,讲武堂设教育、庶务、军需、军医、兽医、书记各部门,学员编为四个区队。郭松龄被调到讲武堂,任战术教官。 

  1919年5月,第一期学员由奉军各部队选送,共有222名在职而无正式出身之军官入堂学习,授以初级军事理论知识。

  张学良也进入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习。

  说起张学良到讲武堂学习,此前张学良的经历不能不简单交代一下。张学良是个好玩好动的年轻人,奉天省城的娱乐场所,经常可以看见张学良的身影,所以张学良花钱如流水。而张作霖从小也是穷苦人家出身,自养成勤俭的习惯,对子女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张学良不可能从其父手里得到太多的零用钱,而花销却是很大,难免经常捉襟见肘,出现财务困难。

  自古以来,当官的和下属之间,最熟悉的莫过于秘书了。张志良在未当监印官以前,既然是张作霖的贴身秘书,当然和张作霖的家人包括张学良也是经常接触张学良还未工作,属于啃老一族,钱经常不够花是事实存在,有时就由张志良接济一下。张学良那时还没有选定人生的志向,处于斟酌思考阶段,张作霖对此不甚满意,就让张学良到部队当兵锻炼,然而,张大少爷在兵营也并不严格照章办事,难免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时。

  张学良原来准备报考保定军官学校,现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要招学员,张学良就想就近到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去学习。但是张学良跟他父亲一说,张作霖大吃一惊,说:“什么?你要上讲武堂?你别给我丢人了,你去不了几天,干不了,又出来了,那不是给我丢人吗?”张学良一被激,就说:“人家能,我也能?他们干得了,我为什么就干不了?”张作霖说:“好,你若能在讲武堂毕业的话,你出来后,我就给你个团长当当。”就这样,张学良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炮兵科学习,成为讲武堂炮兵第一期学员。

  张学良在讲武堂学习是非常刻苦的,自觉遵守校规,尊敬教官,团结同学,刻苦训练,从不搞特殊,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张学良晚年回忆当时情况时说:“我头一个月就考了个第一,第二月又考了个第一……当时学校里闹点儿学潮,忽然传闻考试有人作弊,就让我们调换位子。那时我们有两个教育班,差不多有一百多人。有一天老师出了四个题目,结果,除我之外,没有一个人答完全,就我一个人全答对了。我也从不作弊。本来,别人并不太注意我,可这样一来,同学和教官都注意我了,连郭松龄也看中我了,我就跟郭松龄变成了好朋友。当然,讲武堂考第一,并不是我有多大的能力,实在是讲武堂的学员那时候都是行伍的人,再加上我在讲武堂也是很努力的。”

  张学良学习训练确是很刻苦的。有一次野外战斗演习,学员要全副武装。背负着几十斤重的装备,进行跑、跳、跨跃障碍,对十九岁的“公子哥”张学良来说,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演习完进攻、防御、追击、退却等科目后,还要进行野外露营及“阵地彻夜”。时值隆冬,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别说是露营,就是操练,手、脚和脸上也像猫咬一般。张学良硬是咬牙坚持下来。待到天明,指挥部又命令跑步向省城“转移兵力”,落伍者甚多,张学良不但没有掉队,还帮助其他学员完成演习。

  当时上讲武堂学习的学员,都是选调的下级军官。张学良是用卫队旅营长的名义入学的。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还没毕业,就提前当上了卫队旅第二团团长。这里除了优越的出身和自己的努力外,主要是老帅部将们的提携,起主要作用的是张作相。张学良多次讲:“我知道,张作相存心要提拔我”,“我从军中起来,完全是张作相一手把我提拔起来的”

    第十  张志良捐资家乡学校

   第一节  张作霖筹备修铁路

1919年7月,鲍贵卿任吉林督军,阚朝玺奉张作霖命令率第二混成旅跟随鲍贵卿进驻吉林、伊通、长春等地。 

  张作霖主政东北以后,为了谋求东三省的经济发展,张作霖决定修建自己控制的铁路。当时,南满铁路为日本所有,京奉铁路是向英国借款修筑的,中东铁路由沙俄所建,东北铁路全都不是中国人所有,交通大权全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同时,东北三省物产丰富,因地势山峰重叠,交通不便,以至于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往外运输。客观上也需要修筑铁路。

  在东北自筑铁路并非易事,有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最重要的是路权问题。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朴次茅斯条约取得俄国在东三省南部一切权力后,对于我东北三省侵略更加积极进行,尤其是把发展铁路作为最重要的政策。根据日俄签订的条约,中东铁路的南段,也就是从吉林省长春到大连的一段划归日本,日本称其为南满铁路,日本并且攫取了吉长、吉会两路的建筑权,仍不能满足其欲望。为了独霸中国,加紧在东北筑路,日本提出索要满蒙五路筑路和管理权,1913年在日本人的要挟下,袁世凯签署了《满蒙五路条约》,承认了满蒙五路即四洮铁路、开海铁路、长洮铁路、洮热铁路、海吉铁路日本拥有筑路并使用管理的权利。条约中规定:该路权30年后,中国可以赎回;工程师用日本人;所用材料向日本采办。1915年又改称为四路,除四洮己经建成外,把开海、吉海合而为一,新增加洮南热河间某一地点至某海港一线,称为四路,实际上为六路。其中开海铁路开原至海龙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想修筑的线路。 

1919年冬,奉天省财政厅长王永江向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放弃开海铁路建筑权,收归奉天省建筑。 

1919年12月26日,阚朝玺出任吉(林)长(春)镇守使。   

1920年1月1日,张作霖军衔升为上将。 

1920年1月,阚朝玺兼任吉林省清乡会办、一面坡剿匪司令等职,阚朝玺的剿匪手段极为残忍,因为他抓住土匪用铡刀铡,所以,时人都称他为“阚铡刀”

   第二节  张志良捐资家乡学校

1920年代,张志良的家乡大古城子兴办学校,张志良给予大力资助,前后捐款现大洋5530元。

原来的大古城子小学校舍很小,教室缺少,但是入学儿童多,因而教室拥挤不堪。张志良捐款购进土地,扩大了校舍,新建了教室,使学校环境大为改观。原来只有初级小学的规模,现在扩大为六个年级的高级小学。

此外,张志良每年还另外给该校教职员工发放津贴500余元,一直发放了许多年

大古城子小学特地立了一块建校碑,碑文中有记载此事的文字:吾乡张惠霖,乐善好施,桑梓情切,慨捐巨款,每年津贴教员若干。校址狭窄,捐款购地,教室拥挤,捐助校舍,扩充至高级小学六级校舍,垣墉整肃可观。

沈阳市档案馆保存两封有关张志良为大古城子捐资办学的亲笔信。

其一是1922年6月9日张志良写给沈阳县学务监督的信: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十九 23 192269日张志良向大古城子小学捐款给沈阳县学务监督的信函    

信中说:

迳启者,良世居城北大古城子。屯中设有国民学校,校长一人,教员正、副三人,女教员一人。教授男女,学生成绩昭著。惟因经费支绌,职教员清苦异常。良厕身政商各界,愿为社会服务,桑梓所关,尤有敬恭之义,特效绵薄,为该校职教员酌资津贴。校长每月拟加小洋十二元,每年按十一个月计算,合洋一百三十二元。正、副教员每月拟各加小洋十元,每年按十个月计算,合洋三百元。女教员每月拟加小洋八元,每年按十个月计算,合洋八十元。以上统计小洋五百十二元,此为维持乡校,促进教育起见,兹已将款备足,专函缴送,敬请鉴核查收,令发劝学所分别转给并乞赐复,实为公便。此致

沈阳县学务监督赵

计送小洋五百十二元

张志良谨启(张志良印)

 

译文:

直接了当地陈述以下的事,我世代居住奉天城北大古城子村。屯中设有国民学校,校长一人,教员正、副三人,女教员一人。担任男女学生教书工作,学生成绩很好。只是因为教育经费困难,职工教员特别清贫辛苦。我身为政、商界人员,愿意为社会服务,关系到家乡,尤其应该有尊师重教的义务,特地以绵薄之力效劳,为该校职教员酌情资助津贴。校长每月打算增加小洋十二元,每年按十一个月计算,合计小洋一百三十二元。正、副教员每月打算各增加小洋十元,每年按十个月计算,合计小洋三百元。女教员每月打算增加小洋八元,每年按十个月计算,合计小洋八十元。以上统计小洋五百一十二元,此为维持家乡学校运行,促进教育发展起见,现在已经将款备足,专门发函缴送,敬请查看核实验收,然后送劝学所分别转给教职员等人,并且请求赐给回信,实在是大家方便。此致

沈阳县学务监督赵

计送小洋五百一十二元

张志良恭敬地陈述(张志良印) 


作者此前说过那时代小洋1元折合现在人民币大约125元,那么张志良平均补助给教员每月的10元小洋就相当于现在的1250元,应当说这笔补助是很多的。

 

其二是1924年7月31日张志良写给沈阳县公署的信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十九 24 1924731日张志良向大古城子小学捐款给沈阳县公署的信函

 

信中说:

迳启者,窃查志良因沈北大古城子小学校由校长及男女教员任事清苦,历年补助津贴送请贵公署,令发教育公所转给在案。兹仍照去年之数,由奉天储蓄总会开具小洋五百元支票一张,为该校职、教员津贴之资,照旧支配。拟合备函检同支票送请查收转发,实为公便。此致

沈阳县公署

计送支票一张计小洋五百元

张志良(张志良印)

 

译文:

直接了当地陈述以下的事,我因为沈阳城北大古城子小学校由校长及男女教员任事清贫辛苦,因此历年补助津贴送到贵公署,请求下发教育公所,转给教职员等人,此事已经记录在公署档案。现在仍然照去年的数目,由奉天储蓄总会开出小洋五百元支票一张,作为资助该校职、教员的津贴,照旧支配。打算和准备的信函连同支票送到贵处,请查看验收并转发下去,实在是大家方便。此致

沈阳县公署

计送支票一张计小洋五百元

张志良(张志良印)


  王永江自从1917年担任奉天财政厅以来,励精图治,管理奉天财政颇有成效,到1920年时,不但还清了1000多万元的外债,而且还有盈余。

  张作霖见王永江如此能干,不禁喜形于色。于是,张作霖想让王永江担任奉天省长,王永江考虑再三,婉言谢绝。张作霖主意已定,不愿收回成命。几经说服,王永江建议说:既然大帅如此器重我,我就代你办理省长事务,但不担省长之名,省长之职仍归你兼任。所以,1920年起,王永江担任奉天省代省长。  

  1920年,张学良从讲武堂毕业后担任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向张作霖推荐郭松龄任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这是郭松龄受到张学良信任和垂青的开始。  

  1920年,京城双合盛啤酒厂朱寿臣(字晓斋)来到奉天,在八王寺矿泉井的西面租了三亩香火地,打算建立汽水厂 

1920年8月,阚朝玺兼任东省铁路护路军司令。


注释:

大古城子小学为张志良捐资助建学校的善举而专门所立纪念碑碑文

 

沈阳市档案馆历史文献。此信标点是作者加。

 

沈阳市档案馆历史文献。此信标点是作者加。

 


   张志良捐资贫儿学校

  第一节  张志良捐资贫儿学校

  1920年秋,阎宝航等人决定,将沈阳城西岔路口小学校长关纯厚请来,担任奉天贫儿学校校长。

  关纯厚是阎宝航、张璞山的同学。他听罢奉天贫儿学校现状及其发展计划介绍之后,欣然走马上任奉天贫儿学校校长。他的生活,则依靠教授洋人中文收入维持。与此同时,阎宝航、张璞山仍担任义务教员。这时,王易芬、郭松龄夫人韩淑秀,也来到学校担任义务教员。关纯厚校长制定了“校训”,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对照“校训”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为培养学生们养成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学校还要求学生们每人每天做一件好事,并将所做好事记在日记之中,以备老师检查。在学校严格教育下,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人人发奋读书。

  在阎宝航协助下,关纯厚校长积极开展社会活动,扩大奉天贫儿学校影响,千方百计募集办学基金。

  奉天储蓄总会会长张志良,率先慷慨解囊,捐助2.5万元。

著名魔术大师韩敬文的艺术团,在小河沿为奉天贫儿学校义演一周,募集了一笔资金;社会各界人士也不同程度地纷纷解囊捐助。

   第二节  张志良兼任储蓄总会总理

  1920年10月,奉天储蓄总会总理范重三因病逝世。董事会召开临时会议,推举总会长张志良兼任总理(总经理)。以下为辽宁省档案馆藏历史文件资料——奉天储蓄总会董事会议记录》全文   

  民国九年十一月一日临时董事会议决事项记录

会长张惠霖先生报告近一月间营业状况毕,提出议题,因为总理范重三先生病故,所遗职务关系紧要,请照章另行推充以重,责成到场董事九人,经公同评议,佥谓,张会长主持全局,与范总理筹划进行数年以来,对内对外信用咸孚,成绩优美,为同人所公认,此际,若遽易生手,恐于会务大有影响,实非股东之福,总理一职,不必另选,可即推张会长暂行兼任,以资维持,会长辞之不许。遂于即日就总理兼职,公告股东事毕散会。 

    董事: 

  鲁宗煦、刘东藩、吴恩培、高毓衡、孙百钧、沈可象、彭龄、钱维新、富葆康  

中华民国九年十一月一日

 

    译文:

    民国九年十一月一日临时董事会议决事项记录

  会长张惠霖先生报告近一间营业状况毕,提出议题,因为总理范重三先生病故,所遗留(总理)职务特别重要,请(大家)按照章另行推举人员担任,便表明对此事的,责成到场董事九人,大家共研究讨论大家都说,张会长主持全局,与范总理筹划进行领导工作,数年以来,对内对外信用全都令人信服,成绩优美,为同所公认,现在如果突然换成生手,恐怕对很大影响,实在不是股东之福,总理一职,不必另选,可即张会长暂行兼任,以便维持好的局面会长不任,被大家允许。所以张会长于即日就总理兼职,发出公告报告全体股东,处理完情后散会。

   

  董事: 

  鲁宗煦、刘东藩、吴恩培、高毓衡、孙百钧、沈可象、彭龄、钱维新、富葆康 

中华民国九年十一月一日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十九 25 1920111日奉天储蓄总会董事临时会议记录 

1920年11月25日,阚朝玺被授陆军少将军衔。

   第三节  张志良荣获三等嘉禾勋章

1920年冬,北洋政府向张志良颁发三等嘉禾勋章,以表彰他在振兴奉天省金融方面作出的卓越成绩。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十九

26 三等嘉禾勋章之一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十九 27 三等嘉禾勋章之二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十九
28 三等嘉禾勋章之三


注释:

 辽宁省档案馆历史文献。文中标点符号是作者后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