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哈密见闻

(2012-10-22 14:49:23)
标签:

哈密

木卡姆

哈密博物馆

哈密瓜

分类: 旅游
    2012年9月13日下午6点多钟,就游完了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往回走时,许多游客才来,准备看鸣沙山落日的景象(这时来仍然有点早),而我们却已经游完,看来,即使已经预先攻略了一小下,但是每个景区也只有在游完时才知道怎么游才是最合适的,然而已经晚了,而且一个景点,一般也只能来一次,所以遗憾也注定是无法弥补的。
    前文说过,我们已经在网上买了9月15日23点10分哈密至乌鲁木齐的火车票,然而敦煌至哈密的火车票却没有买到,原就计划到敦煌再买(敦煌至哈密)汽车票的,所以我们从鸣沙山出来后就去了汽车站,可是,第二天上午的汽车票却卖完了,无奈只好买了下午2点的汽车票。
    第二天(9月14日)上午10点左右,收拾好后就退房,这时候女房主却突然提出昨天给我们的两本《读者》杂志(前篇博文叙述过,拿那本杂志上鸣沙山旅游门票半价。),要收40元钱(一本收20元),我们不同意,因为她昨天说不要钱的,可是她却一口咬定昨天就说要钱了,真是岂有此理,从没见过这么转眼不认账的,我说,满敦煌大街上都是发《读者》杂志的(可能是当地政府委托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帮助发放,以便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你昨天若说要钱,我们何必收你的呢?收别人的就是了嘛,况且这杂志上的定价是4元,即使强卖,两本杂志也无非8元钱,为何要40元呢?她男人也像个凶神似的,这两人真是不识时务之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以为还是治安混乱的年代啊,以为地赖就可以欺负外地人啊!我妻子说,若不然,上外面找两本来还你,我们就往外走,可是那男人一把又把我拉了回来,说,把钥匙拿走了上哪找去?他想的挺美,我30元押金还没要回来,拿你一块钱配一把的钥匙就走了,岂不是太吃亏?那女人就上来抢钥匙,把钥匙碰到地下去了,我走南闯北这么些年还从来没见过这么野蛮的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呢,我对她说,你把钥匙弄到哪儿去了?可不要一会儿倒打一耙,说我们没交钥匙啊?接着,我又说,现在才十点钟,还没到中午12点退房的最后时限呢?你有什么资格抢钥匙呢?他们听到这里,自觉理屈,就不吱声了,这时我发现钥匙在地上呢,我就拿了钥匙和押金票,我们就出去了,那女人在后面也跟着。到了外面的街上,我就打110报警,接电话的是一位女警察,我说了事情的经过,警察说一会儿就过来,问我地址,我也不知道哇,正好她家门口的店牌上有电话(我妻子提醒我的,因为我高度近视,并没有看见那牌上有电话号码。),我就到牌子跟前去看,然后告诉警察,这女人在后面拍我,说,不许看,我妻子说,你还想打人哪?我们就开始等着警察来,女店主则在那拉硬:“警察来了也不怕”,这时侯,一个矮个戴那种回民的小白帽的挺和善的(旅店的)邻居过来了,他问我事情经过,我就告诉他了,他说,你不要生气,这么的吧,我给你30元钱怎么样?你们就走吧。人家这个人真是好心肠,因为旅店的行为纯属“高价强卖宰客”、甚至都有点儿像“敲诈勒索”了,一会儿警察来了,肯定要批评他们,不但必须退我们押金,而且或许被罚款,可是他们却在那不好意思自下台阶而硬撑着(他们原来打的如意算盘是,我们外地人被他们一吓唬肯定就范,乖乖的把钱给他们,没成想我们竟然报了警,这一下,他们就有点傻眼了。),好心的邻居就替他们打圆场,解救他们的危难。我见这个邻居这样说了,我也就见好就收,而不再非得让他们挨收拾了,我就说,你替他们垫上也好,这把钥匙和押金票就交给你了,你交给他们,让他们还你这30元钱,谢谢你。我们就往汽车站去了。一会儿,110警察来电话问询(他们已经到了现场),我说旅店主的一位邻居帮忙把押金要回来了,警察问,那,你们已经协商解决完了,是吧?我说是。于是,这一场风波就算平息了。
    我们到了敦煌汽车站,在候车室等候,我拿出一本书阅读。坐在我们后面有两位旅客,是夫妻,他们俩人在唠嗑,我们听着很有意思:女:莫高窟里面有啥呀?男:塑像。女:那塑像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男:石头。我们听着挺好笑,实际上,莫高窟里面的塑像根本没有石头雕刻的,都是泥塑的,只不过有的内胎是石头的,有的内胎是木头的。后来我上卫生间的时候,我妻子和他们攀谈了起来,原来这两夫妻也是东北人,是长春的,也是出来旅游,但是他们的旅游很另类,就是基本上只作车,不游景点。既然来到敦煌,哪有不到莫高窟看看的?
鸣沙山月牙泉他们也没去,现在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要坐汽车到哈密去,只不过我们买的是正常班次,车票价80元,而他们买的却是加车,票价100元。他们也说起,住宿的旅店要卖给他们《读者》杂志,只不过他们那个旅店老板是一开始就说明,每本要20元钱,当然,他们没有买。看起来,这夫妻俩还是缺钱的问题呀,还不如我们呢,我们旅游到一个地方,虽然也不是所有景点都进,但是代表性的景点是必进的,他们却所有景点都不进,只是坐火车、汽车,游览各地市容,领略人情世故。看起来,中央确实应该增加普通百姓的收入,不然老百姓确实没钱消费,结果必然影响他们的GDP,继而影响整个宏观计划,虽然少数富人是出类拔萃的富,然而那帮人是拼命花也花不了,只能经常性的铺张浪费,其余的存银行,也装模作样的搞各种投资、收藏等等自以为能钱生钱的活动,但是正常人都知道,一旦经济、金融等方面的良性循环被打破,所有阶层的人类,都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很少有人不被波及,只不过他们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啥时候也不至于挨饿就是了。 
    闲话少说,还是上车。下午2点,敦煌开往哈密的汽车启动了,这个行程需要6小时,晚上8点才到哈密呢。
到了哈密以后,我妻子想改变行程,连夜或者明天上午就往乌鲁木齐去,所以我们打了一辆车,上火车站,去买票,哈密虽然是小城市(哈密是县级市。但是哈密地区行政公署也驻哈密市,从这个意义来说,哈密比起那些纯粹的县级市,还是规格要高一些。),但是个别街道上车还真挺多,往火车站去的路上车就挺多。到了火车站以后在售票处站了挺长时间的排,到了窗口,哪有当晚或者明天上午的票呀?原来就估摸,八成是没有,只不过是想试一试罢了。
    接下来,当然是还得找旅店。我们此次出行,在太原住的是80元的标准间,在兰州住的是100元的标准间,在敦煌也是100元的标准间,所以来到哈密,也按以上的标准找,可是找了老半天,愣是没有,看起来越往西住宿是越贵呀,找了半天,只有一个120的算最便宜的,但是那个环境不是很令人满意,所以就再找找,结果又找了一阵,连120的也没有了,那就还回去住那个120元的吧,结果回去后,那个120元的已经租出去了,只有138的,说是带宽带的,那有什么用?我自己笔记本、网卡什么都有,谁用那个?况且都那么晚了,谁还上网?没办法,只能继续找,往回走,上火车站附近去,结果走了不远,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先头没有找过这个地方),竟有110元的标准间,而且这个房间还不错,真是踏破铁鞋无匿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二天是15日,因为头天睡的比较晚,我们起的也晚点,旅游又不是赶集,搞得那么紧张干什么?随随便便最好。我们准备上巴里坤草原去,书上说,这片草原是全国第二大的,在汽车站有到巴里坤镇的汽车,我们问旅店柜台人员,到巴里坤坐汽车需要多长时间,那人说,一个多小时。
    我们坐公交车上长途汽车站,哈密因为地方小,所以公交车每一站的车隔只有1分钟,而一般的大城市每站都是3分钟的车隔。到了长途汽车站后,在窗口买了两张去巴里坤的车票,每张33元(包括1元钱的保险),而书上说是25元,看来是又涨价了。
    这趟车是12点发车,我的计划是,1点多到了那里,游玩若干个小时,乘晚上6点从巴里坤回哈密的车回来。我们在11点半多上了车,在车上坐了一会,我问一个乘客,到巴里坤行几个小时,他说,三个小时,我一听就慌了,如果行三个小时,那就是3点到巴里坤,车停的地点肯定不一定是正好在草原入口附近,那么再走一段路,再进草原去游览,再往回来赶6点的回程车,时间八成是不赶趟……,但是我们却已经买好了晚11点10分的去乌鲁木齐的火车卧铺票,如果耽误了行程,300来块钱的火车票钱不就白浪费了吗?
    唉,没办法,只好是这个草原不能去了。着急忙慌的下了汽车,到窗口退票,每张票得扣6元退票费,而且保险费不退,这样没动地方就浪费了14元钱。另外,关键是没地方去呀,这时间不是白浪费了吗?这次出来,有很多不如意的时候,这又一次,还有时遇到捣乱的事情,他妈的!
    没奈何,只好凑合着瞎溜达吧,上哈密博物馆去吧。
新疆哈密见闻
在去哈密博物馆的路上,卖水果的小贩随处可见。这个维吾尔族青年笑容可掬呀!
新疆哈密见闻
哈密的交警挺卖力气呀!像这个路口并不是交通很拥堵,却也有几名交警在这里履职。
新疆哈密见闻

新疆哈密见闻
哈密的街道上有很多维吾尔族和回族风格的建筑
新疆哈密见闻

新疆哈密见闻
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 “木卡姆”,为阿拉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波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 木卡姆传承中心是介绍维吾尔族木卡姆的内容和发展历史的博物馆。
新疆哈密见闻
这个木卡姆传承中心先头没开门,后来来了一个保安模样的人,没有售票处,却要每人40元,我估计是他们工作人员自己自行其是乱收费,看起来,小地方更容易办无法无天的事情呀!一个发型挺耍的外地来旅游的半大老头和他理论了半天,也没理论出个头绪。这个木卡姆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建筑物前面照了几张像。
新疆哈密见闻
不用我说,谁都能看出,这个建筑是维吾尔族风格的。
新疆哈密见闻

新疆哈密见闻
塑像——三个维族乐手在弹奏乐曲,是“木卡姆”吗?
新疆哈密见闻

新疆哈密见闻
哈密博物馆。我们是下午1点半以后来到这个博物馆的,这时博物馆正在午休,真新鲜!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午间关门休息的博物馆,博物馆大门的牌子上标明下午4点半至7点半开馆,无奈,只好先闲遛着,慢慢等开门吧。
新疆哈密见闻

新疆哈密见闻
在附近闲遛的时候,发现一个过去的回族王爷的府第,门票是40元,我们虽然不像前述的那两位长春夫妻那样,所有景点都不进,然而像这样随处司空见惯的府第,我们也是不会进去的。没啥遛的了,我就坐在马路牙子上看书。
新疆哈密见闻

新疆哈密见闻
好不容易到了4点半后,我们又来到哈密博物馆,可是大门还是不开,隔着大门的玻璃,看见里面的工作人员,走来走去的忙着什么,敲着大门的玻璃,把里面的工作人员招呼过来,隔着玻璃问她,怎么不开门?她曰:停电。我们又算长了见识了,其实什么停电?相邻的“木卡姆传承中心”不停电,博物馆外面的需要电的现代化的一些设备设施也正常运转,怎么博物馆里头就停电了呢?小地方人是有能耐哈,趁着双休日(这天是星期六),上上下下的官官都休息,她们就也来一个没收没管,自行其是,胡诌一个“停电”,自己在里面轻松一下,反正谁也不能进去验证一下到底停没停电?今天确实是捣乱的日子,博物馆人员也捣乱。只是广场上先头没有鸽子,这会也不知从什么地方放了出来,现在很多地方都玩这个——在广场上弄点鸽子,以便展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但是却也有点再现了东施效颦的典故。
新疆哈密见闻

新疆哈密见闻
哈密火车站留影。既然来到了哈密,哈密瓜是不能不买点尝尝的,所以下面图片,我妻子手里就拎了一块(哈密的哈密瓜,5块钱一公斤,哈密这个地方挺国际呢,卖东西都论公斤。)。
新疆哈密见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